■学生记者 余慕茜 本报记者 樊畅

佛系”“锦鲤”“Flag”“Pick”“社会人”“真香”……你一定在网络上见过这些热词。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一些传统词汇的存在语境和语义内涵。今年以来,不少爆款网络高频词刷屏社交平台,喜爱新鲜事物的青年大学生是使用它们的主要群体。诸如佛系”“躺赢”“真香”“背锅等一系列本意中带有消极意味的词,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及大学生群体中,慢慢开始发生改变。

面对学习的压力和未来的考验,他们用“佛系精神”坦然对待全力以赴过后的成败;不拒绝新鲜事物,他们遵循“真香定律”大胆尝试,勇敢创新;不甘于现状,他们在每个特殊时间节点立下“Flag”以作勉励鞭策;与其把实现愿望的希望寄托于转运锦鲤,他们知道最该为梦想付出努力的是自己……青年大学生对网络热词有着全新的理解,或中肯,或坦率,它们都折射了当代青年学子的思想状态与精神风貌。

 

“锦鲤”

身披红金鱼鳞的锦鲤,在古代就有着鲤鱼跃龙门、吉祥如意的好寓意。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开展了一个转发微博抽奖活动,幸运的中国锦鲤获得了全球免单大礼包。锦鲤立马走红,网上掀起了转发配有转运、祈愿等文字的锦鲤图像的热潮,锦鲤成为了好运的象征。随着热度的增长,锦鲤被用来泛指一切与好运相关的事物,如有好运的人,或可以带来好运的事物。甚至还有人编出了这样一首歌:色白花清的锦鲤跃然于碗底,转发之后第二天将有好消息……

有人认为锦鲤是浮躁社会风气的产物,会让人丧失努力的动力,但是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的许知并不这么认为:大家都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成年人了,不会被中奖之后走上人生巅峰之类的假象牵着鼻子走的。他边说边打开中国锦鲤的微博,大家都是很务实的,即使是中国锦鲤本鲤也没有忘乎所以,她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样辞职,放弃所有环游世界,而是继续过着一般成年人的生活,甚至还在仔细考虑出国旅游的成本。虽然大家都希望拥有她那样的好运气,但是大家都清楚地知道锦鲤的号码牌不是超量派发,不可能人手一张。如果有人真的幻想成为锦鲤不劳而获,那会被社会淘汰的。”

在更多的人看来,转发锦鲤本质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锦鲤是假的,但是心中迫切成功的渴望是真的。”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陈心卓这样认为,每一个日常转发锦鲤的人都知道锦鲤背后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战,我们对过程的发挥和结果的确定都无法掌控时,转发转运的锦鲤就似乎拥有了一点踏实感,也算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刘乐雨也这样认为,转发锦鲤来寻求好运,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运气是一门玄学,但是希望考出好成绩、拥有甜甜的恋爱、策划的活动顺畅完美地进行,这些愿望是真实的,当一切努力都已经到位,便寄托于好运,让一切马到成功。

还有人认为锦鲤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的调味剂,2017级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屈浩认为,人们转发锦鲤,写下自己的心愿,是一种生活压力的宣泄和精神寄托。生活中的不确定越多、压力越大,我们的内心越是焦虑、对自己掌握生活的信心越弱。而转发锦鲤获得好运,达到小目标还愿,这样可以放大生活中的小确幸,让我们更有自信去迎接一切未知。

之前因为奖学金面试用锦鲤做过手机屏保、QQ、微信头像的2017级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潘羽说,真正把成功寄托在转发锦鲤上的人是没有的吧。谁还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锦鲤呢:那条躺在手机屏幕上的鱼无法帮助我获得知识、考出高分和通过面试,当奖学金面试通过的好结果如愿以偿到来,我知道我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个挑灯夜读、勤恳踏实的自己。

 

“接锅”

在今天,常常成为任务、工作的指代词。在社交平台环境中,背锅”“接锅也从传统意义上背黑锅的意义演变成为接下一个任务、承担起一项工作的含义。在青年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乏使用接锅一词的情景: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作业,分担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分配社团组织的学生工作……大学生常以接锅调侃自己分配到的任务和工作。接锅已不再是一个被动而负面的消极行为。

地球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吴星怡分享了身边同学的故事。起初,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学业压力不愿意担任社团负责人的任务,但接下任务后,不但没有影响学习,还在工作过程中却意外地开心,因为她认为自己不光提升了自我能力,还与素不相识的同学结为好友。

接下一个所谓的其实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好处。吴星怡说,有的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有的任务出于喜好、兴趣等,大家也会主动去做。事实上,很多时候同学们都会主动去要求承担一些任务,去负责一些工作,有一个人带头,大家的积极性都会很高。

所谓接锅,更多是一种调侃和玩笑,能接锅自然是需要你在课余时间比别人多做一些事。自我调侃之余,我们却能够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郑昊说,推动大家完成工作的力量,应该是心中的责任感。有所选择就必然有所承担,选择加入组织或社团磨砺自己,就必然通过一次又一次承担应尽的责任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那些我们接到的,或许就记载着成长中的我们最真实的足迹。

一位负责学生组织工作的范老师同样对“接锅”持积极态度。“我所接触的学生并不是对工作或任务被动接受的,相反,他们常常主动找‘锅’,主动承担工作。”她补充道:“事实上,在浙大很多学生正在或即将承担起更有分量的‘锅’,那就是社会责任。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选择参军、成为国防生,毕业后选择成为村官、偏远地区选调生,他们接下的是社会的责任和未来的希望,这样的‘接锅’是积极向上且意义非凡的。”

 

“真香”

真香一词主要运用于当一个人下定决心去或不去做某件事情,最后的行为却与之相反的情境。自从真香一词在网络上流行起来,就有着几乎没有人可以逃脱真香定律的说法。但是真香并不等同于打脸,相较于打脸的后悔感和承认反悔自己决定的挫败感,真香更多的是强调人们对某个事物转变看法的过程,最后收获的是接受和喜欢某物的甜蜜感。

当代青年人总是逃离不开“真香定律”,但记者所采访的人当中,不少人都认为这并不是坏事。有些人认为“真香”产生的原因是出于不了解或偏见,而打破偏见,接受新事物本身就是一件挺“香”的事情:“很多‘真香’的原因是我们对某件事物不了解或存在固有的偏见,于是就会产生抗拒心理,但是一旦放下心防去尝试或接纳,没准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王希这么说道。同级同专业的田闯赞同她的观点,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你越是对某些事情有着无来由或主观臆想的偏见,等到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它之后,反而越容易接受甚至喜欢它,陷入‘真香’陷阱。”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余慕认为真香意味着走出舒适区和固有轨迹。大多数人都沿着一套路径和习惯生活,也就是在舒适区生活,并且倾向于不打破它。在面临大一是否要选择辅修时,因为她所在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比较少,她很喜欢每天都有大量空闲时间追剧和看闲书的生活,但是在同学的怂恿之下她报了金融辅修班。原本她以为自己只对文学感兴趣并且只喜欢闲适的生活,但是真正忙碌了一段时间之后,她觉得每天充实的生活也不错,金融方面的知识也极有意思。当真正遇到某些需要抉择的机遇或者人生岔路口时,第一反应是拒绝那个自己不熟悉的选项,因为似乎所有自己不熟悉的预设都会意味着自己原本的生活步调被打乱。走出既定轨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日后可能会体会到它的好处而觉得‘真香’。”她说。

2016级物理专业的本科生李哲宇也持相近的观点,我们很容易因为自己的经历,早早地给自己的人生做出很保守的预测,但是随着人生的进度调整自己的选择,就真香了。

竺可桢学院一位辅导员认为真香本质上是尝试新事物和主动接受变化。“什么样的感受是真香呢?是‘原来还能这样’的惊喜感,和一种解锁了生活新姿势的快感。虽然中国古话说以不变应万变,但主动拥抱变化也是一种应对生活的方式。”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会鼓励学生去尝试不同的事物。“生活是一盒巧克力,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但是当它真正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总要主动伸出手去拿。”

 

Flag”

Flag本意是旗帜,后来被引申为网络流行语,Flag”指树立目标。每年年初或年末,又或是任何一个稍有意义的特殊时间节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朋友圈总是被各式各样的Flag刷屏:减肥、认真听课、健康饮食、早睡早起……各式各样,短期或长期,以此勉励自己为小目标努力。信心满满大声喊出自己的目标,立下Flag,一半是请朋友监督,一半是给自己动力去完成目标。

虽然有时立下的Flag逃离不过最终会倒下的结果,但是仍有不少人认为,立Flag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体现了当代青年积极的生活状态。我觉得喜欢立Flag能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青年在心里还是积极向上的,对未来有憧憬的。”2017级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卢桐说,至于Flag倒不倒,我认为是个人执行力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持积极态度,2017级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本科生何田田表示:我觉得立Flag更多的是体现了当代青年普遍的较为迷茫的状态,因为没有清晰的为之奋斗的目标,缺乏方向,就会喜欢不断立下一个目标。他补充道:至少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确立这种往一定会倒的方向去想的目标实际上体现了自己对人生无力的操控感。

卢桐对此表示不认同,他说:“的确存在有些人立下目标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这可能是迷惘的表现,但是我身边真正厉害的人,即使没有说出自己的Flag,也会在心中默默立下,然后去完成它。

2017级自动化(控制)本科生胡涛持类似的观点。我认为立Flag本身是一件比较积极的事情,至少他可以提醒你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即使Flag最后没有完成,努力的过程也是有意义的。他说,自己虽然不会很频繁地立Flag,因为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需要完成什么。

关于青年大学生在社交平台立Flag一立就倒的情况,2017级法学本科生张灵有她的想法:告诉别人你的Flag看似有了监督,有了环境压力,但是更多的是让你产生一种目标已经完成的成就感幻觉,而且伴随着‘Flag一立就倒的调侃,容易导致做不到也没有很大关系的心理暗示,从而降低行动力。但是她依旧认为立Flag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比较积极的心理状态。大家喜欢立Flag其实是一种不甘平凡的心理,想做却还未做于是便立下一个Flag,给自己一定要实现的积极心理暗示。

关于青年人立Flag这一点,一位经常与学生谈心的辅导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不应该把目光放在那些自嘲和调侃型的Flag上,而应该关注那些真正承担着学生强大渴望的Flag上。她表示,根据工作经历,当代青年人面对学业和工作压力,肯定存在迷茫,未来又都是未知,每天忙得像陀螺却似乎一地鸡毛一无所获,所以出于焦虑公开立下Flag预支目标完成收获的满足也不可。但是当青年学生有了真正为之奋斗的目标,他们的内心就会足够清醒以及具有强大的自制力,别人是否知道或者认可都不会影响他们。

 

“佛系”

201712月,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引起了万千青年人的共鸣,似乎突然很多青年大学生都成了佛系青年,甚至还引申开来了佛系子女”“佛系学生”“佛系恋爱佛系饮食等词语。佛系的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与大部分人对于青年人热烈的、向上的,对生活充满热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印象背道而驰。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对“佛系”现象产生共鸣,2017级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本科生何天说道:因为我们的生活的确充满了迷茫,现在就认清自己、把握人生的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所以就会用佛系一词来表现对成功与否持无所谓的态度。他补充道,但这不代表佛系就是消极的。在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中青年学生是努力的,只是结果可能就是不尽人意。把一切该做的事情做好后,对结果采取一切随缘的态度,其实也是乐观的表现。

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刘琛也持积极态度。佛系精神并不等同于阿Q精神,阿Q精神才是自我麻痹、遇事不作为,什么都不做不是佛系,那是直接放弃了。比如大学生时常调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但是为了考试周通宵复习、抢占图书馆座位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

佛系精神有时意味着对很多事情采取云淡风轻的态度,20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李骏认为:我们说的佛系其实是一种有所取舍、有所坚持的态度,本质是断舍离,是聚焦。比如网上约车,司机开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实际上是我们聚焦了重点——只要能到达目的地就行,其他繁琐的小事并不重要。

2017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严佳妮对佛系青年比较认同,她说,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我们又有着对自己的高要求,要强、不服输。我们看到一种轻松愉快,能让我们暂时从压力和现实中抽离的调侃自然会会心一笑,心里激灵一下。但是然后呢,还不是扒拉两口饭就去赶下一堂课,修正ppt的不足……”说到这她有些激动,我们真不是不思进取,只是人生马拉松充满了挫折与挑战,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干劲实在是过于苛刻。偶尔调侃一下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我已经是一条咸鱼了解解压,但是我们绝不会被负能量牵着鼻子走……谁还不是一条虚假咸鱼’呢。”

一位学生会文体部学生认为,佛系精神好不好,其实是看有没有走心的地方。比如我部门的有一个小朋友,平时在服装和打扮上不花功夫,但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就能和我折腾很久。根据我以及我身边的人的经历,其实我们所谓的佛系是一种抓大放小,要是真的什么都不走心、不用心,怎么能在这个高速运转的世界中生存呢?

除此之外,2017级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卢桐认为佛系生活还有舒缓生活压力的作用。生活压力大,我们的精神压力也很大,偶尔通过佛系来给自己的一个喘息的理由也无不可。人总是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不能去想着什么都得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偶尔佛系,说不定能做得更好呢。”2018级金融学专业的朱文宇也这样认为,古人就有忙里偷闲的说法,终日忙碌的生活并不美好,从容有度的才是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