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贵州省召开干部会议。没想到这个“六一”,不但是同学们过去喜欢的“儿童节”,也是未来他们喜爱的“强哥”校长到任贵大的日子。在乘着由郑强提议设立的校车往返于贵大新老校区采访时,一位同学毫不讳言地说:“我就是冲着强哥才来的贵大。”
  早在浙江大学工作时期,郑强就同学们评为“最受喜爱老师”,而到贵州大学工作后,分别以全国最高票当选“2014中国教育变革人物”、2015年“全国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以西部高校唯一当选人获“2014中国好校长”。郑强曾在很多公开场合说过,“让学生满意,对学生负责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
  
有事找“强哥”
  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初,郑强走访新生宿舍,在与同学们拉家常时,女生们反映宿舍没有窗帘,感到很不方便。郑强听闻后,立即要求后勤集团负责人尽快安装,解决实际困难。
  十几天后的讲座中,郑强再一次提到这件事情,同学们表示窗帘安装工作还没看到“八字的一撇”。原本其乐融融被掌声、笑声充斥着的会场,静了下来,只见郑强要求后勤集团加快落实。由于学校统一购置窗帘需要走程序,因此有了个时间差。贵大学生杨卿回忆:“我印象很深刻,当时郑校长说,学校办事流程能公开的就要透明给同学们,这样走流程耗费些时间同学们也会理解我们。”
  郑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美高考女孩”肖丽身患癌症,郑强亲自送去录取通知书。一位同学被烫伤,他安排相关部门老师一定送达他的问候……
敢爱敢恨,同学们说这就是他们身边的“强哥”。郑强到贵大工作后,发现学校存在外来人员非法占据校园开设餐馆,卫生不达标,水电费分文不交的情况,他认为要马上解决。在政府有关单位的帮助下于不到20天的时间,就将长期盘踞在校内的毒瘤拔除。现在原址上修建起了一栋院士科研楼,在师生中传为美谈。
  以前通过演讲,大家认为网红“强哥”说到了心尖上,后来通过“马上就办”,同学们又喜欢到了骨子里。


助力学生成才
    “我最担心的是强哥那天不来参加我们的跨年游园活动。”贵大学生周应初仍旧为2016年12月31日下午,郑强因忙碌的工作迟迟没能早早现身与同学们共同跨年而感到后怕。这个跨年活动是郑强到贵大后才有的。
  周应初说:“原来我们的课外活动太少,强哥就决定每年跨年和我们同学们一起度过。”热热闹闹的篝火、满含祝福的撞钟、精心筹备的礼物……这样的跨年活动,郑强在贵大陪伴了大家5年。贵大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胡道敏说:“郑校长对校园的精细化管理要求非常高,特别要求我们为同学们提供更加温馨的后勤服务。”
  平日里,郑强自己也亲自向同学们作报告,这种演讲似乎是他的“天赋”,激情澎湃,掌声以百数计算。同时他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团体,开阔视野。一位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强哥”让他们在贵大的学习很有归属感,超有自信心。
  在采访贵大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琴时,她说郑校长不喜欢大家用“慈祥”来形容他,因为那样显得他年纪大。但是面对学生,郑强确实如同大家长一般关爱着同学们、孩子们。“郑校长的很多思考都是从心出发,进而通过学校党委决策落实到实处。”
  “博学计划”是贵州大学出台的一个政策,旨在激励本科生进一步深造,鼓励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培养一大批源于贵州大学的未来科技创新型人才。学校下拨专款,资助复试差旅费。仅2016年,贵州大学就有856人考上研究生。
  他以“强哥”特有的魅力,引导、扶持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贵大变革中的浙大影子
    郑强到校后第一次面向学生召开的大会是毕业典礼,一改以往很多年惯例,郑强要求将本科生、研究生的典礼合二为一,让同学们在浓厚的仪式感中铭记贵大。时任贵大党委研工部部长陈莉琼说:“这些具体的安排,都是郑校长从浙大带来的。虽然刚开始这么操作我还很不服气,但他的执行力让我自愧不如。”
  毕业典礼上,郑强会站着与每一位毕业生握手并拍照留念。他的休息时间,只是中午吃个饭,并且换下已经湿透的衬衫。一天八个小时下来,郑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湿透,而他的手也被同学们握得发肿。
  作为2012届的本科毕业生和2016届的毕业研究生,杨卿赶上了郑强第一次出席的毕业典礼和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毕业典礼。杨卿说:“我们对母校的爱,最后就是定格在与校长的一张合影上。”五届贵大毕业生合计四万余名同学,都以这种形式为贵大学习画上句号。
  在同学们整个人格塑造成长中,郑强提出要加强通识教育。“大学实际上真正公平来讲是造就‘毛坯’的”,为此贵大在郑强的倡议下设立了阳明学院。这让人们想到了浙大的求是学院。
  从竺可桢奖学金到校长特别嘉奖,从启真湖到阅湖,再到推行三学期制……在贵州大学人们看到许许多多郑强带去的“浙大思考”。
  或许,应了当年郑强离开浙大时的那句话———“不舍浙大,志在四方。”郑强把更多浙江大学,乃至东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沿,带到了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