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看病就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想必不少人会说,看病难。看病难,难在哪?难在就诊挂不上号,难在约不到专家,更难在就医流程繁琐。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坚持“多到一线转一转、多为患者想一想、多把问题查一查、多让信息跑一跑”,以群众需求为“指南针”,紧抓医疗服务“突破口”,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着力破解“看病难”,实实在在的改变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手机取号、血费一站式减免看病就医免排队更快捷

如何破解看病难的问题?浙大一院从门诊开通手机取号功能开始。

过去,在网上预约挂号的患者需要在就诊当日提前到医院进行现场取号。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预约挂号后怎么现场取号、需要提前多久、需要带什么证件?”……困扰着无数病患。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让看病更便捷、服务更体贴,不久前,浙大一院门诊开通手机取号功能,所有预约挂号的患者,都可以在就诊当日,通过“支付宝——浙大一院——门诊服务——预约取号”。“手机挂号可以节省排队时间,快捷、方便!”“对我们外地人就医太方便了,以前取个上午的号得高峰之前进城”……通过手机一键取号,浙大一院有效缓解了“去得再早也很难躲过人工窗口排长队”的现象,收获了如潮好评。“让信息多走路,患者少跑腿”,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大一院不断回应群众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

急诊看病忘带身份证、社保卡,还能顺利挂号看病吗?浙大一院给出的答案是:可以!

今年下半年起,在浙大一院,自费患者和浙江省医保的患者均可通过“浙里办APP”享受到如在线挂号、在线缴费、智能化检查预约、电子发票、智慧住院结算等一系列智慧医疗举措。无需去人工窗口,也无需现金银行卡,手机一键操作,省时又快捷!

血费减免,发票献血证、亲属证明,这些材料要带吗?完全不需要!

不久前,李先生在浙大一院窗口办理费用结算时,因其本人曾无偿献血超过400毫升,此次骨髓移植所花费掉的29875元用血费,被当场一次性减免。没想到签一个直免单就把用血费减掉了,这个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献血者及其相关亲属可以按规定免交、减交临床用血费用。过去,无偿献血者或者其亲属用血后,需要携带医院出具的用血发票和清单、无偿献血证、身份证、关系证明等一系列材料到各地血站或献血办进行手工报销,难免需要来回奔波,办理周期较长。

现在,在浙大一院,用血费用报销一点也不麻烦。住院患者只要用了血液,就会收到关于医院“用血服务不用跑”的短信提醒,告知患者如何办理用血费用减免服务。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在出院结算时提出申请,系统将自动计算减免金额。

 

病人永远放在第一位理论学习促进业务提升

1116日,到海宁洽谈业务的外国商人Michael经历了一次生死时速。

当天正在吃早饭的Michael突然感觉胸口剧烈疼痛,就像子弹穿过胸口那样痛。立马被就近送到当地医院的他回忆道。

检查结果显示,人体中最大的血管升主动脉出现了一个裂口,考虑是主动脉夹层(I型)。听到这一消息,Michael心生绝望。这种致命凶疾他并不陌生,他的祖母、妈妈和舅舅都是因为突发这种疾病,在国外送医后不到一小时来不及抢救就去世了,他甚至紧急通过视频给家人留了遗言。

命悬一线,只有尽快手术才能争取一线生机。

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外出差的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心胸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马量主任医师第一时间回杭,为转院至此的Michael开展手术。手术整体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但他的病情是十分凶险的。马量介绍,打开胸腔后发现,升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已经完全撕裂,仅剩的一层外膜也如同一张薄纸片,随时可能也会爆裂,后果不堪设想。在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晚上8点手术顺利完成。而中国一流医院的医疗水平也赢得了Michale发自内心的赞叹。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从手术台上下来的马量说。作为心胸外科第一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马量始终带领支部的党员们急病人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冲在最前线。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大一院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医院积极探索公立医院党建新经验,党建和业务两手抓、双促进;探索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强化基层党建责任。”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

围绕初心与使命,马量所在的心胸外科第一党支部邀请年长专家为年轻党员讲述科室发展史,了解初心与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支部在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提出的‘移植精神’,即不断创新、不怕辛苦、甘于奉献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激励下,在心、肺移植上不断突破高精尖技术。”马量说。今年以来,心胸外科已完成心脏移植16例、肺移植25例,同比均增加200%以上。

用理论滋养初心,在浙大一院,理论熏陶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在主题教育期间由院内原有的文物遗存——小八千卷楼改建的“党员之家”,从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展示区再到宣誓墙、学习区……为党员们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学习形式和场地。

以行动担当使命,除了心胸外科党支部,放射科党支部主动加班加点,缩短患者CT、磁共振等检查等待时间;老年病科党支部主动关爱老年病患者;行政后勤第二党支部优化办事流程,让患者最多跑一次……在浙大一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个党支部争相迸发活力,让主题教育在院内落地开花

 

援青、义诊、结对……让群众在家门口得到顶级的医疗服务

不久前,安吉田园鲁家两山学堂,前来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来自浙大一院14个党支部的专家们在这里为当地群众进行了耐心细致的义诊。让安吉百姓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除了送医下乡,专家们此行还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一天,浙大一院与安吉县人民医院党支部正式结对共建。通过共建结对模式,浙大一院将为安吉县人民医院提供多方面的资源帮扶与支持。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大一院通过党员带头、支部助力、医院保障,着力打造“双下沉、两提升”的典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此次结对共建,是继今年2月份安吉县人民医院挂牌浙大一院安吉分院后,浙大一院推出的又一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

服务就是旗帜,服务就是担当。“比我优秀的医生很多,我要用志愿大爱精神不断演绎新时代医者仁心,把15万奖金全部捐献出来,用于青海贫困农牧民的医疗救助。”113日,浙江大学医德医风奖获得者、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专家陈水芳在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秋季培训班结业式上如是说道。而陈水芳的另一重身份,正是浙大一院选派的援青干部、青海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

浙大一院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陈水芳所在的海西州人民医院,正是浙大一院对口帮扶的对象。自2016年以来,浙大一院先后派驻15人次医疗、管理专家赴青海开展帮扶。

千里高原跋涉,一片医者仁心。“不要紧,我慢慢讲”,主题教育期间,浙大一院放射科党支部的党员龚绍林来到海西州人民医院,在高原反应强烈的情况下,讲讲缓缓,为当地医生带来了一次特殊的讲座和肝脏血管瘤造影与栓塞治疗手术演示,手把手将技术交给当地医生,变“输血”为“造血”。

治病救人、岗位先锋、援青援疆、志愿服务、支部共建、创新发展……,浙大一院始终把使命放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