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晖

在百年变局与复兴大局交织、十三五十四五交汇、创新与教育交融的新时代,浙江大学需要追求更高质量地创新,打造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开创以创新引领学校美好未来的新局面。

回首过去,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突破,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规模增长,营造了持续向好的创新环境,形成了走在前列的创新态势。

一是坚持顶天立地,矢志不渝地勇攀科研高峰。学校开展了“解放思想、明目扩胸”大讨论,始终强化对全球创新前沿方向的战略研究,紧密对接国家区域的创新需求,参与了若干国家重大战略的政策编制,形成了高强辐射的创新网络,近十年作为牵头单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46项,建设了以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式产学研机构等。

二是坚持重大攻坚,持之以恒地提升科研品质。学校围绕重大问题积极争取大项目、凝聚大团队、构筑大平台、培育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建设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平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实现了量质齐升,科研总经费始终在高位快速增长,2019“CNS”三大期刊主刊及子刊的发文量超过百篇,展现了以高质量论文为代表的科研品质。

三是坚持开源创新,毫不动摇地推行“名师、精品、强所”战略。学校坚持以名师产出标志性成果,以标志性成果带动强所平台建设,以强所平台汇聚名师。学校召开了4次文科大会,设立了文科资深教授岗位,建设了人文高等研究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等新型机构,筹建了北京研究院,人文社科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龙泉司法档案》等成果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四是坚持协同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教联动、产教融合。学校积极贯通一线教育与前沿创新,既让创新为教育教学赋能,又让卓越研究生教育为创新提供后备力量。学校入选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在国内率先推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成功建设了工程师学院及其若干分院,布局了紫金众创小镇、青山湖能源基地等产学研创新示范平台,建立了雄安发展中心、海南研究院等,学生在各学科竞赛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五是坚持交叉研究,始终如一地倡导文理会聚融合。学校主动打破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创新壁垒,积极组建跨越人文、社科、理工农医信等领域的创新团队,大力推进实质性交叉研究。学校持续开展了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组织发布了“意识、脑与人工智能”十大科学问题,打造了11大数据+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成立了全国首家国家制度研究院,培育了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建设了一批文科数据基础平台等。

六是坚持高精尖特,锲而不舍地推进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学校以一流学科汇聚一流人才,以人才高地打造科研高地,紧紧将各类人才的研究方向锁定在高精尖特的前沿领域,推动科研创新成果适时转化为学科建设的标志性内容。学校实施了三批“创新2030”计划,构建了“16+X”科研联盟,在传染病防治体系、微小卫星、大飞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探索。

七是坚持开放创新,旗帜鲜明地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创新联合体。学校用开放发展倒逼创新突破,围绕全球前沿方向开展深层次科研合作,积极推进高级别的中外人文交流,让全球战略伙伴的创新资源在浙大汇聚。学校在海宁国际校区打造了“国际科教资源开放创新圈”,与哈佛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八是坚持体制改革,与时俱进地改变科研发展方式。学校不断优化学术治理体系,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学术组织提供生长空间。学校完善了科研项目过程、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设了面向重大需求的若干科研特区,探索了有组织创新、网上科研等新做法。

实践证明,这些成功的、管用的经验,是学校长期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的做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需要继承并发扬这些成功经验,推动科研工作全面发展、再次跨越。

 

一、迎接全面创新时代,深刻把握百年未有大变局的科研发展新变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教育革命继续向纵深会聚发展,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非常态性显著增加。从本质上看,变化的背后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不变规律。与以往不同的是,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时代将加速到来,在全球前沿、国家目标和区域战略层面实现了高度统一。

(一)面向全球化看世界科研创新之变当前,全球开放式科研创新体系已经形成,创新资源和要素的网络式分布、联动性汇聚、跨区域合作仍然是全球创新的主要形式。在新一轮的全球化过程中,新变化呼唤新范式,新方法产生新知识,新知识孵育新学科,新学科需要新结构,集中体现了以下变革:

在知识创新上,将形成范式融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方法互鉴产生新知识。创新的迭代将进一步普及推广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的“第四范式”,推动了数据等新创新要素在各行各业的渗透,有望出现融合传统范式与第四范式的新创新范式,使实验观察、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模拟、大数据挖掘等方法相互结合。在学科创新上,将形成一流发展的学科体系,通过交叉会聚构筑新学科。21世纪的知识正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呈现高度融通的态势,学科、专业的界限日渐模糊,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不再是偶然为之的应时之需,而是内在发展的长久之计。未来学科的创新应用范围将大大拓展、创新互动程度将大大加深,聚焦交叉领域的新学科和新学科方向将不断出现。在组织创新上,服务全球、国家和区域的能力将成为主要创新能力,通过协同创新建立新结构。创新的全球化越发需要协同联动,提倡问题导向的有目的探索,注重以新的组织结构有效贯通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未来需要按照开放创新的要求,在学科连接点等建立更加灵巧的新结构,在服务社会中提升高校的创新策源能力。

(二)面向2035看国家十四五科研创新之变当前,国家正在加紧编制面向2035年的第6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面向十四五的第14个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将为学校主动适应创新变革,系统谋划未来创新提供基本遵循。

从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看,需要认真研究国家面向2035的重大领域、战略主题与重点布局,提前谋划学科的未来创新方向,在基础前沿重大科学和颠覆性技术等方面进行前瞻部署和攻关突破。从国家战略布局看,需要全面回顾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七大战略和“12+6”强国目标,在乡村振兴、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等领域进行重点对接。从学科交叉会聚看,需要主动把握大生命、大信息、大物质等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文理交融、医工信结合、医药联动、涉农学科融合等,在交叉领域形成新的创新增长极。从创新范式变革看,需要从科研的新方法、新知识、新结构入手,进一步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在科研创新中的运用,通过推进范式转型构筑先发优势。

(三)面向区域战略需求看区域科研创新之变当前,我国区域的战略需求不断升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3+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均将进入密集式实施推进阶段,学校面临服务区域战略急需、实现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从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看,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协同发展,以及长江、黄河等经济带或生态流域的保护开发,都将创新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学校需要在战略之地实现战略必争,将区域创新需求转变为下一轮科研创新增的长方向,为学校服务社会、推进高质量创新进一步延伸战略腹地。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看,《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明确了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等重大任务,为学校在长三角参与创新、推进创新、引领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空间。从创新强省看,浙江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等高地,加快实施一批重量级的科研工程。学校需要抢抓浙江创新崛起的机遇,既在服务中发挥创新中心作用,又在贡献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二、勇攀科研高峰,面向“十四五”构建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

 

全球创新、国家创新和区域创新的高度统一,为学校十四五勇攀科研高峰标定了方向。十四五的创新之争将是全面创新之争、创新格局之争和创新生态系统之争,需要从战略高度深刻把握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外延、功能作用与变化变革。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架构全面创新时代下的创新更加呈现全球化、协同化、网络化,将进一步贯通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社会创新需求。高校在其中的定位是创新中心,从原来的边缘、技术提供者走向了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的策源者。

正是在这样的创新变革中,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内部结构上,构建了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的创新结构,以学科高峰构筑创新高地,以一流人才为抓手增强创新能力,以科研内涵为导向提升创新质量。在外部网络上,建立了人才发展与成果转化网络、社会服务网络、国际合作网络、校友联络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国际国内创新资源,进而构建起多网络融合的大学外部生态。在创新主体上,教师、研究生、院系、研究机构以及一系列的合作伙伴,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联动和放大增益效应,形成了创新的共生、互生、再生关系。

(二)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面对更高质量的创新要求,学校需要将创新生态系统推向更加卓越的阶段,实现全体系全要素的整体优化,其卓越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系统要素的优质性。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将形成一流发展的学科体系、人尽其才的人才体系和开放协同的科研体系等,以新的创新方法促成更加强大的一体化合力。二是生态结构的优越性。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将依托知识链接的网络,更加有效地整合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所需的信息和资源。三是创新能力的突破性。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开放、信息联通、成果共享机制,更加充分地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与热情,进而不断产生重大原创性创新。

(三)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新要素

相较于之前的阶段,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将新增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结构等要素。创新文化、创新体制解决的是内部关系优化问题,激发更加充沛的创新动能。创新结构解决的是内外连接问题,形成更加顺畅的资源管道。

包容的创新文化是打造创新共同体、形成优质学术生态的根本,但当前创新文化的滋养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需要涵养“相互欣赏、和而不同”的学术文化,开展有灵魂有理想的创新,敢于抢先探索“无人区”,形成符合科研规律、体现一流大学追求的创新气质。

完善的创新体制可以为科研“松绑”,让科研工作者“轻装上阵”,但当前创新体制还存在着一些障碍,需要从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入手,解决制约创新的深层次问题,建立促进新知识创造、新方法创新的制度保障。

优良的创新结构将加速“从01”“1N”“N100”的突破,但当前创新结构仍不够灵便,需要加快在学科交叉领域等建立新结构,试点建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研特区,以新的科研结构连接内外创新资源,进而提高学校的创新策源能力。

(四)创新型大学是构建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路径综合型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征,研究型标定了学校的办学类型,而创新型则指明了学校的办学路径。在综合型、研究型基础上发展的创新型大学,始终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景,为建设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科学指引与路径支持。

在动力维度上,创新型大学强调的是创新协同化,承担着教育中心、创新中心的双重角色,具有创新驱动教育、教育联动创新的特点。在网络维度上,创新型大学强调的是创新网络化,体现了多主体、多节点、多层次的链接成网,可以更好地促成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在开放维度上,创新型大学强调的是创新全球化,以全球开放发展延拓国内合作研究与国外合作研究,可以更好地回应开放创新的要求,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开展更加卓越的创新治理。

 

三、追求更加卓越的创新,为“十四五”的再跨越高质量完成2020年的科研工作

 

2020年的科研工作关乎过去10年、15年战略任务的顺利结束和未来5年、15年战略谋划的真正开始,特别是关系十四五学校的再跨越。学校需要追求更加卓越的创新,在2020年起好步、开好局。

一是继续坚持顶天立地,以建设高能级平台为抓手服务国家区域创新急需。加快推进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之江实验室、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医学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全面参与后疫情时代的科研攻关、新一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创新强省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二是继续坚持重大攻关,以承接重要项目为抓手实现标志性成果更大突破。做好“十三五”的科研收关和“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项目预研,争取一批国家级项目和区域重大创新项目,保持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力争在现代能源、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疫情防控科研等领域培育更多标志性成果。

三是继续坚持开源创新,以打造精品强所为抓手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与传播交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推进国家制度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平台建设,主动谋划重大文化工程等,加快推出一批人文社科的代表作与重大成果等。

四是继续坚持协同创新,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新型的校地、校企科研合作,推动工程师学院、工研院创新联动发展,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全链条创新,为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等。

五是继续坚持交叉研究,以推进方法互鉴为抓手构筑科研新增长极。加快实施“创新2030”计划,推进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临床诊治等层面的会聚融合,强化多学科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转型发展,打造若干开放的数据库和共享的实验室。

六是继续坚持高精尖特,以汇聚高端人才为抓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更加开放的用人机制,依托政府、企业等资源探索构建混编科研团队,积极推进海内外学术大师与校内人才交流融合,围绕学科导向与青年人才引育需求实施新百人计划,加快形成以领军创新人才为核心的团队等。

七是继续坚持开放创新,以推进联合研究为抓手拓展科研发展空间。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化合作,积极参与或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组织建设人文社科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推动学术精品走出去,进一步做好学科创新引智工作等。

八是继续坚持体制改革,以完善评价机制为抓手释放科研创新活力。探索适应基础研究的评价机制,完善科研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支持模式,强化理科资源保障体系,优化重大任务有组织创新模式,加快建设以重大需求和基础前沿为导向的“科研特区”。

九是继续坚持战略研讨,以解决重点问题为抓手形成广泛科研共识。要广泛发动全校上下的积极性,围绕科研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发展、创新团队建设、评价机制改革等科研工作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大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举措性建议,为提升科研品质贡献实招硬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