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出版信息:张宗祥著,商务印书馆1930索书号:Z228/BZ28

张宗祥(18821965),国学大家。1907年至1914年间两度任教浙江高等学堂。

文史变迁的“三变”“三象”

张宗祥,以深厚的学识成为一代宗师,曾任浙江图书馆馆长、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在古籍校勘整理、版本目录学、书画,甚至医学等领域的学识厚养常为后人称道,但对于其在文史学上的贡献,知者甚少。他曾组织补抄《四库全书》文澜阁本等多种稀世古籍孤本,还留下了《清代文学》这样的文史论著。

《清代文学》是其在文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完成于1929年。在《清代文学》中,他以“文学之变迁”入题,提出了“三变”“三象”的观点。“三变”为:因时代递演而变者,极盛而生反响者,特立不受拘束者。论述阐明了文学与时代、作者、作品、风气、学派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化,探讨了在动态社会背景下,文学的境地、走势,以及作为“质”的新的文学现象的产生。后又更进一步指出了研习文学应该注意的三种现象:一是做文章必须以学问为根据,学问影响其文之气象;二是时代变迁影响学问,勿跳离时代去定判优劣;三是文学流派亦开门户纷争之弊,应以历史地角度辨证客观看待。

《清代文学》不乏对时代与社会之深刻见解,站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立场上着笔阐述清代文学,借对代表性人物的分析,描述了一个时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1930年、1988年、1996年,《清代文学》曾由不同出版机构再版。2001年,上海书店合编印行《中国大文学史》时再次收入此书。

 

参考资料:[1]柳存仁。中国大文学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王学海。作为诗人和文学史家的张宗祥[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8-10B01)[3]王学海主编;张宗祥书画院(纪念馆)编。张宗祥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

整理人:章可循

 

《分析化学(上下册)》出版信息:王琎,戚文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索书号:O65/BW7.2/1O65/BW7.2/2

王琎(18881966),分析化学家。1937年起任教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在抗日战争全校西迁期间创立师范学院。前后担任过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理学院代理院长和代理校长等职位。

王琎之“分析化学”缘

王琎是中国近代分析化学史和中国科学研究史先驱者之一。《20世纪中国化学大事记》(1920年),记载了王琎在《科学》卷5至卷10发表的8篇论文,“开拓了以实验结果为依据研究中国古代化学史的方法”。

王琎1915年留学回国后,为东南大学创建了理学院及化学系。后又在杭州为浙江高等工业学校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19281934年间,创建中央研究院创建化学研究所,对当时沪宁一带化学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37年王琎两度游学回国后,任教浙江大学,随校西迁,此后一直任教浙江大学和杭州大学。1952年后,致力于分析化学与化学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分析化学》即为这一时期的著作。

分析化学是研究各个物质及其混合物的化学组成部分的化学组份的测定方法和步骤以及有关原理的一种学科,可分为定性(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或离子组成)和定量(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两个部分,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学校教育和个人能力锻炼中占据重要地位。

《分析化学》(上、下两册)完成后,作为师范学院分析化学试用教材,并为中学教师自学进修及中等技术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非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教材作为参考书。《分析化学》上下两册分别侧重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配套的《分析化学实验》,明确地表达了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立场。

参考资料:[1]卢嘉锡主编;《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编辑。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2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2102]《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王琎》,化学教育,2012,卷3,期1

整理人:章燚

 

《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出版信息:吴觉农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索书号:F329.12/BW2-2

吴觉农(1897-1989)于1917年毕业于浙江省中等农业学堂(后改名为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是浙江大学农学院的前身),后留校任讲师。

中国茶业复兴先驱

吴觉农出生在浙江省著名的茶业产区绍兴市丰惠镇,原名吴荣堂。17岁时,他选择了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在深刻了解农业现状和农民疾苦后,他改名“觉农”。

1918年,他被选送到日本农林水产省静冈县“牧之原”国立茶叶试验场专习茶叶科目,从此便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1922年,吴觉农发表了《中国茶业改革方准》,尖锐地剖析了中国茶业衰落的根本原因。

1932年,安徽省建设厅向吴觉农发出邀请,拟请他出任安徽省立茶业改良场的场长。吴觉农接受邀请,从上海来到山野农乡,开始实施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经过一系列详细的科研调查,吴觉农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开辟新式茶园、进行剪枝实验。他从国外购进制茶机械,尝试机械制茶,并在茶业改良场内成立了茶叶运销合作社。除了安徽,他还在浙江、江西、湖南等产茶大省,针对各省茶叶特性设立茶叶试验场和茶叶改良场,并先后赴印度、锡兰考察。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吴觉农分别与范和钧、胡浩川合著了在茶业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两部著作,《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就是其中之一,书中他分析了中国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当时在困境中艰难发展的中国茶业指出了一条复兴道路。直到今天,对中国茶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

时隔多年,在这部著作的文字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茶叶实践经验和理论沉淀。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出版信息:向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索书号:K242.03/BX.1

向达(19001966),敦煌学家、史学家。1938年自欧洲收集敦煌莫高窟史料回国,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半年。

一带一路的唐朝版本

向达大学毕业之后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译员,在工作中开始接触和了解中西交通史。1930年,向达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潜心研究了敦煌俗文学写卷和中西文化交流。这两个领域也是向达一生研究最为成就卓著的,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研究成果。《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933年刊于《燕京学报》专号),《中西交通史》翌年刊出。

1935年起,作为北平图书馆与英国博物馆之间馆员的学术交流协议,先后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德国柏林和法国巴黎的博物馆、图书馆中,对流失国外的敦煌莫高窟珍贵史料进行收集和研究。他与王重民和姜亮夫先生三人形成分工,各有重点努力带回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此后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西交通学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历史并不长。近代以来,一批学人开始对此展开大量的研究,向达是其中卓越的代表。在中西交通史的研究中,向达着重关注了两个层面的研究,一是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二是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而前者的重点又在唐代中国与西域文明的关系及敦煌学研究两方面。

向达关于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之研究,主要对“流寓长安之西域人”的组成、来历,以及“西市胡店与胡姬”的成因、“开元前后长安之胡化”“西域传来之画派与乐舞”“长安打球小考”“西亚新宗教之传入长安”“长安西域人这华化”做了分析和综述。向达196611月病逝于劳动场所。

参考资料:[1]孙延青,向达与中西交通史,《湘南学院学报》201701期[2]谷强,劬录终生的向达先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01期[3]朱汉民总主编;吴仰湘,陈先初主编。湖湘文化通史第5册近代卷下[M]。岳麓书社,2015.05.119-126

整理人:艾静

 

《基本教育》出版信息:王承绪,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索书号:G4/CJ1/1

王承绪(19122013),教育学家。中国比较教育学创始人之一。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系。1947年后长期任教浙江大学、杭州大学。

教育新概念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四十多个国家的代表为了建立“人类智力上和道义上的团结”,防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以建立“真正和平文化为宗旨”的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诞生。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中的重要一员,194511月,胡适作为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筹备会议的首席代表被推选为大会副主席。次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中国是第一批加入、首批签字的14个国家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基本教育”的新概念之后,专门成立了基本教育委员会,通过编辑资料和召开国际会议的形式促使基本教育事业成为世界的共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活动,主要体现在为《基本教育》一书提供中国方面的资料和主办研究基本教育的国际会议两个方面。

19466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函请14位有国际声誉的基本教育专家撰写有关基本教育的文章。中国方面受邀的三位撰稿人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赵元任、云南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许娘光、浙江大学教育学教授王承绪。所撰写的主题依次为中国语文教育问题,当代中国教育问题和基本教育的一些思想。王承绪为大会撰写了题为“略论基本教育”的论文,发表在教科文组织首批出版物中。1947年,王承绪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回到浙江大学任教,翻译出版了《基本教育》一书。

参考资料:[1]兰军著。国际教育舞台的参演[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261-262298-303。[2]吴世勇。王承绪先生的基础教育情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1-53

整理人:章可循

 

《结构计算与程序设计》出版信息:浙江大学土木系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7索书号:TU318/BZ5

1927年浙江大学工学院始设土木工程科,1930年改为土木工程学系,是国内大学最早的土木工程学科之一。

一部专业启蒙教材

《结构计算与程序设计》出版于1977年,童竞昱、唐锦春等为主要编著者,是一本介绍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书籍。它诞生在计算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十分陌生的1977年,得益于土木工程学系的教师团队在动荡的大局势下仍然尽可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这本书不仅向初学者提供了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编写程序的方法,反映了浙江大学当时的专业水平,也是学科交叉的一个成功案例。

童竞昱1942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唐锦春195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那时候的计算机硬件还是个庞然大物,一台计算机要占据整个大房间,还需要严格的空调控温。浙大那时只有一台机器,无法进行大量的计算。唐锦春就成了浙江省计算研究所的常客,几乎每天去那里上机、学习。那时学习资源非常有限,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专业里难度非常大。

完成了第一本专著之后,为了推动和发展计算机应用,唐锦春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等早期研究计算机应用的技术人员一起组建了中国建筑学会属下的计算机应用学组,先后任副组长和组长。1980年开始,学组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计算机应用学术交流会,交流国内外的新技术和新动向。虽然当时大家的基础普遍较差,但是如果别人对自己的成果有需要,都会毫不吝啬地拿出来共享,同时也会认真地给别人的成果提出改进建议。计算机的应用给土木工程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飞跃。

80年代中期,微机慢慢开始普及了起来。1985年,土木系结构教研组改为计算力学教研组,承担全系的力学教学任务和计算力学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1]龚晓南。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教育发展思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52]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简介[J]。岩土工程学报,199002):111-112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志[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142-145

整理人:余慕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