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召开了“螺旋藻多糖的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项目鉴定会,由中国科学院陈子元院士等7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在认真听取项目总结报告、测试报告、查新报告及审阅了有关资料后,对该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并一致认定该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由农学院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汪志平博士和徐步进教授等完成,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星火计划等项目资助。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光合放氧、螺旋形的丝状蓝藻,自上世纪60年代通过全球科学家大量研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以来,至今已成为全球开发规模最大、应用领域最广的经济微藻。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医药保健功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因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和“人类21世纪的最佳保健品”,我国已将之列入中药保护品种。
种质资源改良与创新是农业与生物产业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由浙江大学核农所汪志平博士和徐步进教授等组成的课题组,近10年来针对当前螺旋藻产业所存问题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核技术与生物技术等高新领域的学科交叉优势,一直致力于以种质资源创新为核心的螺旋藻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他们已先后育成了全球最长的钝顶螺旋藻新品系、降血糖专用功能新品系,以及这次通过鉴定的世界首例高产多糖螺旋藻新品系Sp-E(HPS),标志着构建超级螺旋藻种质新资源的科学梦想正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
农学院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光合放氧、螺旋形的丝状蓝藻,自上世纪60年代通过全球科学家大量研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以来,至今已成为全球开发规模最大、应用领域最广的经济微藻。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医药保健功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因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和“人类21世纪的最佳保健品”,我国已将之列入中药保护品种。
种质资源改良与创新是农业与生物产业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由浙江大学核农所汪志平博士和徐步进教授等组成的课题组,近10年来针对当前螺旋藻产业所存问题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核技术与生物技术等高新领域的学科交叉优势,一直致力于以种质资源创新为核心的螺旋藻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他们已先后育成了全球最长的钝顶螺旋藻新品系、降血糖专用功能新品系,以及这次通过鉴定的世界首例高产多糖螺旋藻新品系Sp-E(HPS),标志着构建超级螺旋藻种质新资源的科学梦想正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
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