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信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讨论会,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2007(7)文件和学校党委书记培训班会议精神。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在6月20日学院党建工作会议上,党委副书记徐国斌同志给支部书记以上干部传达《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这次专题学习会上,又进一步展开学习讨论,大家达成共识:一定要充分认识《规定》的重大意义,带头学习,做学习贯彻《规定》的表率,要对照《规定》所列禁止的行为,认真检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贯彻落实《规定》的有关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个党员;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广大党员要明确《规定》的精神实质,知晓《规定》的具体内容,认真抓好对照检查、令行禁止,并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
学院党委书记徐国良同志给大家传达了院级党委书记培训班上张曦书记的讲话精神,分析我院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今后的工作重点。
徐国良书记结合学校、学院及各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特别是本学院的实际进行了分析:几经努力,学院党建工作基础已经夯实;教工党支部14(另有4个离退休支部),在职党员279人,占教职工人数的54%;研究生党支部39个,党员665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4%;本科生党支部33个,党员423人,占本科生人数的18%。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我们着重抓了几个方面:(1)组织设置--确定设置原则、重组党支部、选定支部书记;支部建在所上,本科生支部高年级建在班上,低年级建在年级;教工支部由教学科研管理中的骨干担任支部书记,研究生由学生担任支书,本科生大部分支部由本科学生党员或研究生党员担任支书;(2)制度设计--党政结合机制、项目申报制度、考评激励制度;党支部参与系所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教工支部书记参加所务会议,与教师、学生及时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反映情况,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3发挥--教学科研的主干、学习成长的标兵、关心他人的组织者;党员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自己要走在前面,还要带领周围的群众一起进步。这些努力使得学院基层组织的设置更加科学,确立了“党政融合,形成核心,传承提高”的党建工作原则;形成了以研究所、学术团队和班级为轴心的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数从33个增加到72个,组织活动更加方便有效。72个支部中有66个学生支部书记,占91.7%;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更好的体现,光学工程所党员舒晓武团结周围的同志组成科技攻关团队,荣获国家“杰出贡献团队”和“杰出先进个人”称号;党员褚健、荣冈、苏宏业为核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通信所传输组04级、05级、06级三个硕士生党支部,帮助、关心同学,形成传统,绵延爱心……本科生党支部的先锋作用和党员的示范效应非常明显。学院党委获党支部建设创新活动组织奖,2个党支部获党支部建设创新奖,1个支部为优秀奖;被评为2006年度研究生思政工作先进集体;本科生思政获优秀心理工作奖和资助工作奖。2006届本科生党员纪玉滨在西部支教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参加西部支教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国内各地交流。
分析了学院党建工作的优势后,徐国良书记特别指出:学院党建工作还存在比较明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够健全,支部活力欠缺,个别党员素质不高,以致违纪受到处分。起步未来,学院党建工作任重道远。按照校党委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构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学校稳定和谐工作。学院党建工作要注重几个方面:(1)组织构架。进一步完善院、系、所的建制与职能,党政协同共同负责;(2)班子建设。注重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注重学院后备干部队伍建设;(3)主动设计。要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推动学院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结合师生自身发展来精心设计组织活动;(4)全员育人。推进全员育人氛围的建立,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育人,在对研究生的指导关心中育人。结合专业学科、结合师生成长,使得党建工作始终保持活力。
中心组成员结合学院实际,就学院党政协同机制的运行、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难点和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思想的影响等方面纷纷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按照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法,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保证我院高水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