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四进四信”活动,紧扣学生思想实际,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体现研究生团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电气工程学院团委以团支部为依托,开展了研究生“微课堂”特别行动。同时,为了更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提升网络议题设置能力,精心创作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冲击力的新媒体文化产品,学院团委特别设计,以“微团课”和“微话题”为载体,将线上、线下两种活动方式相融合,广泛开展研究生团员教育活动,提高团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展现研究生团员青年的青春风采和蓬勃的精神面貌。在学院团委的积极部署和各研究生团支部的积极响应下,“微课堂”特别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
“微话题”讨论,思维碰撞
“微话题”活动以校园热点、时事政治以及创新创业三个版块为主体内容,得到了支部成员的积极响应。活动设计分为三个层次,逐步推进。“亮出我们的观点”,从自身关注网络议题出发,选择最适合研究生探讨、发散思维的主题;“发出我们的声音”,通过微博等新媒体,以更方便快捷的形式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交流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探讨中,加深思想的深度;“展开我们的行动”,身体力行,用行动落实想法,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微话题”第一步——亮出我们的观点,踊跃报名
研究生支部踊跃报名参与微话题讨论活动,支部的各位同学也积极献言献策,结合时事热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讨论内容,为支部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话题”第二步——发出我们的声音,积极探讨
启动以来,各个支部就各自微话题的讨论内容在电气学院团委官方微博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校园热点话题,如大学应该如何看待电子竞技项目进校园,针对环保话题讨论闲置旧智能电子设备的再利用,以及对竺可桢校长教育精神的探讨;有时政热点话题,如针对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展开的“敬礼老兵”以及对抗日神剧看法的谈论,对热门话题Px项目的看法交流;有创新创业话题,如就电力行业改革的新举措,对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电力行业发展新要求的交流,以及研究生科研传统与创新思考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提升的交流等。激烈的讨论,让同学们在科研之余也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生活。
“微话题”第三步——展开我们的行动,多彩实践
针对不同的讨论主题与内容,各个支部也设计了相应的实践活动,以使讨论的效果最大化。与学长们关于科研能力以及就业选择的交流活动,丰富的调研活动以及走访参观活动,使微话题的讨论感受更加具体,认识更为深刻。
“微团课”开讲,感悟学习
“微团课”活动从学院层面以及支部层面分别开展。公共选修为学院层面邀请优秀的教师以及优秀博士生组成学院宣讲团,为各支部进行微团课的讲解,以“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为主题。
“微团课”第一课——以史为鉴,思而进,以人为鉴,学而信
黄明明为大家讲述了他所熟知的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血战大鱼嶋、开辟隐藏的海上抗日根据地的战斗故事。他展示了保存下来的抗日战争时期的臂章、武器和战士的照片,都弥足珍贵。以史为鉴,黄先生希望借此微团课能使大家了解更多抗日战争时期不为人知的故事,牢记英雄们为现在的美好生活所做出的牺牲。董桓锋学长则以人为鉴,倾心剖析他一路成长的经验心得。字里行间,他都流露出关于“坚持与习惯”的重要性。
此次微团课活动在团员和嘉宾的交流讨论中接近尾声。一堂微团课极大调动了青年团员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热情,提升了团组织的影响力。通过此次的“微团课”,让团员青年“以史为鉴,思而进;以人为鉴,学而信”,使他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团员形象和责任,着眼于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今后更好的做好共青团的工作加入的“新燃料”,体现一名研究生团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
“微团课”第二课——以行致远,思而坚,以知致研,学而用
丁一作为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的代表,以自身的经历作为教材,分享了他对学术的看法以及对科研的态度。要以求是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科研,每个创新的想法必有其闪光之处,只要以科学的方式不断钻研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丁老师谆谆教诲,让人获益良多。潘伟康则从学术之外,用自己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讲述了他的学术+,让学术更快乐之路。
如何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科研学习有效的进行下去,这堂课给了大家很多的启示。同时,通过此次的“微团课”,让团员青年“以行致远,思而坚;以知致研,学而用”,极大调动了青年团员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热情,提升了团组织的影响力。
“微团课”第三课——以文为径,思而精,以梦为马,学而行
闫文博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关于他的“青春与梦想”。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间逾3000小时,在旁人看来是忙碌又辛苦的人生规划,却因此成就了他的梦想,为他带来了别样的人生体验,坚持求是精神,不断开拓实践,“知难而进,遇险不退,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这是学长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彭凤仪就“文化引领,青春使命,价值认同”三方面给我们分析讲解了当代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所需培养的价值观。在全民表达的“麦克风时代”,全民辅导带来的文化冲击波导致价值多元、排序混乱、以及部分人精神缺失,并出现了传媒乱象、工作误区。当代学生也面临着文化价值的选择。彭老师指出,当代学生应该重视加强文化中的政治意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强调文化的教化性、坚持文化的先进性、顾及文化的全面性、注重文化的无形性、把握文化的规律性。
本次活动作为微课堂的最后一讲,旨在从不同的角度为青年团员剖析应有的价值观、使命感,以文为径,思而精,以梦为马,学而行,从中感受到文化引领与价值认同的重要性。
“微团课”支部讲堂——微小课题,引人深思
支部订制采取党团合作的形式,以学院优秀的党员或团员为代表,选取结合团史、团建工作贴近学习生活实际的小课题,内容丰富多彩:有关时政热点,如“狼图腾”与人生的探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习邹碧华精神,弘扬优秀文化等;有关发展规划,如创新创业为主题,分享自身经历;有关理论学习,如对信念信仰的探讨。
电气工程学院团委指导研究生团总支将继续深入开展“微课堂”特别行动,不断总结经验,以“小而精”的活动方式,使支部工作与团员青年个人行动相互补充,争取做到点面结合;同时,通过团员之间的讨论与探索,以及优秀代表分享与交流等形式,利用新媒体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将团员青年的教育活动更为有效的开展,培养团员青年先进性,增强基层支部建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