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一次夜班得好几天才能恢复过来

时间:2016-04-29浏览:2275

 

  时间:21:00
    人物:杨仁志,51岁,医生
    地点:校医院急诊室

 

    “嘴巴张开,舌头压住,来,嘴唇闭紧。”杨仁志刚帮一位发烧的男生放好体温计,两个女生便结伴走了进来。“记得是3分钟啊。”招呼两位女生坐下后,杨仁志不忘提醒那位男生量体温的时间……
    从医院正门进去右拐,亮着灯的急诊室在走廊的尽头。这间不足20平米的房间里放着3张办公桌和一个简易的洗手台。急诊室的医生由各个科室轮流值班,大部分时候,8天轮到一次。从下午医院下班,到第二天早上医生上班,为了保证医院的工作无缝对接,值夜班的医生需要坚守一整个晚上,几乎每个晚上都要接待几十个病人。而晚上九点往往是急诊医生最忙碌的时候,很多学生白天没空,在晚课结束后再赶过来看病。人多的时候会排起长队,放在门口的5把椅子根本不够用。
  杨仁志是儿科医生,在问诊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讲话也很温和。这回,急匆匆跑进来一个担心伤口发炎的大一男生,杨仁志耐心地告诉他怎么去换药的地方。注意到一个女生的病历本不是浙大的,杨仁志问她毕业几年了。“下雨天再碰上考试周,今天已经算是急诊病人比较少的了。”趁着没有病人的间隙,杨仁志习惯性地洗了洗手,拿起旁边桌上的便携玻璃杯,喝了几口水。
  看普通的病例是常态,遇上急诊则会优先。有发高烧到40度的,有阑尾炎疼得直冒汗的,也有晚上骑电瓶车,不小心撞到受伤的。如果碰到需要出诊的情况,杨仁志便会通知住在医院的救护车司机,在几分钟之内赶到患者所在的地方。
  曾经有一位住白沙的女生半夜在寝室晕倒,室友不知道她患什么病,一个个都手足无措。医生赶到后发现这位女生的脑血管已经破裂,导致了严重的脑溢血,幸好通过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突发性的急诊是很辛苦的,必须要快,晚几分钟的话可能一条生命就没了,在抢救的过程中还得时时刻刻盯着监护仪看,随时注意指标变化。”
  急诊室的对面有一间只容得下一张单人床的休息室。到了后半夜,病人少了,医院大门暂时关上,这时杨仁志才有机会休息一下。但急诊的病人一按大门口的按钮,休息室内的铃声就会响,睡得再沉也会被吵醒。但话说回来,即使躺着,他也是睡不着的,“我都是高度警醒的,生怕有什么风吹草动。”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杨仁志每值一次班,都要好几天才能恢复过来,“年轻的时候恢复快,那时候身体好嘛。”
  1986年,杨仁志进入浙大校医院,如今已经工作整整30年。很多浙大的老师,他都是看着从青涩到成熟,从一代到下一代。“我现在都是爷爷辈的人了。”杨仁志笑道。(学生记者 余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