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布展:最朴实的善意

时间:2016-06-13浏览:436

 

      土壤一步步被破坏,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使得温室效应加剧,化学污染、空气污染、海洋污染,还有混乱的城市化……这些种种,无一不在提示我们,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亟待协调。所以当看到刘布展以及他的团队所开发的“瓶乐饮料瓶智能回收机”时,我马上就被吸引了:这个其貌不扬的箱体,乍一看会以为是普通的饮料贩卖机,其实它是一个复杂的智能回收机。当你把饮料瓶放到回收口时,瓶子将会被箱体回收,随后屏幕上将会出现二维码,扫描之后便能够领取属于你自己的微信红包了。
  好像很简单,只是一个1+1>2的奇思妙想,不过又好像没那么简单。抱着极大的兴趣,我采访了“瓶乐”的设计者刘布展学长。
  初次见面,学长稳健的气质就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以为学长还在本科阶段,开口便问学长大几,学长扶了下眼镜,微笑地告诉我,他已经是研究生了。抱着对器械和技术的喜爱,学长本科与研究生均攻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这一专业。
  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这样的专业是很高大上的,应该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专业名词和一个又一个的精密仪器构成的。学长简短地给我解释了一下专业的含义之后,我反而困惑起来了,这些技术怎么会跟这不起眼的塑料瓶还有四方的箱子扯上关系呢?
  于是,学长又微笑着告诉我:“别看着它外表四四方方,它的内部可不简单。整个箱体的中心系统在于一整套的快速回收装置。当瓶子通过回收口进入箱体内部时,箱体的同步耦合传送称重系统便会作用,将饮料瓶传送至内部,并进行称重。随后,通过快速旋转检测和多级液压压缩装置,对饮料瓶进行检测和压缩。最后由中心控制系统和红外定位结构共同指挥,完成饮料瓶的快速回收。”边说还边给我展示了他们的设计图。
  原来这样一台其貌不扬的机器的内核还大有学问。刘布展说:“我们当时也想把外形做得更漂亮一些,你们小姑娘可能都喜欢这些漂亮的东西。但这个机器主要也是为了环保,所以没有将外形做得很花哨,实用就好。”
  其实学长一直有一颗环保之心,在本科阶段就与同学们共同创办了浙江大学学生绿色化工协会,希望为绿化生产线做出一些贡献。后来在研究生阶段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有着化工机械以及移动互联网知识的朋友们一起研发了这台回收机。他说:“一毛钱不多,大家可能都不会在意。可是借着微信红包,就会吸引到更多的人。用一毛钱去唤醒大众的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我觉得很值得。”
  目前,瓶乐回收机还未大规模地投向市场,只是在展览阶段。当我问道学长未来的构想时,学长信心满满地表示,未来不仅仅饮料瓶,旧图书、旧衣物都会列入回收范围。他以及他的团队也将会继续完善技术,引入投资,将机器的成本不断降低以增强它的可行性。并且争取通过机器将更多的环保组织相连接,探索新的环保模式。
  在“瓶乐”回收机研发的过程中,刘布展和他的同伴都无比坚定。他们的导师也很赞同他们这种立足环保的想法,在研发之中也提了不少建议。的确,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当工业设计碰上过程控制,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大家齐心协力,便可以以点破面,以一个小小的机器唤醒民众的环保意识。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学长始终微笑着。他深信那些对社会有益的想法是值得去做的,这样研究起来也不会闷。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当你的志趣与研究结合时,研究即生活,生活即研究。”
  聊到自己的课余生活时,爱看电影,爱聚餐,爱唱歌……学长好像什么休闲活动都很热衷。每周都一定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放松是他的一直以来的惯例。一定不在研究的时候想着娱乐,一定不在娱乐时还忘不掉课题,生活与学习分得清楚。“我觉得我的优点可能就是比较专注,我不会同时做太多的事情或者是想太多的事情,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能很简单的道理,做到了其实就是成功。”
  专业知识没有禁锢他的思绪,反而让他更加致力环保。通过静设备与动设备,刘布展以一己之力,回归对社会最朴实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