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凤凰花开满路口,在时光的河流上停摆,驻足回望走过的四年,金京的故事是那样的精彩动人。翻开金京的简历,从学生工作到创业,从社会实践到学术科研,每一方面的工作金京都完成得游刃有余。
作为学生干部,她曾担任校团委学生文体中心主任、控制学院团学联主席,多次获校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在学术科研上,她参与完成的“空气洗手”项目获2016日内瓦发明展最高金奖和发明大奖、2015第二届全球挑战峰会唯一金奖、2015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各大媒体报道。现任屹华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已获1500万A轮),项目入选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她曾为2014李克强总理访浙座谈学生创业代表,2014暑期浙大赴美硅谷创业实践行学生代表,获2015年阳澄湖杯全国创业大赛、2014IDG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黑马”全国创业大赛亚军。此外,金京曾获唐立新标兵奖学金、研究与创新一等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南都创新奖学金、仁爱奖学金等。今秋,金京将赴布朗大学深造。
身为浙大人,必然要面对竺可桢校长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对这两个问题,金京说:“我觉得来浙大就是为了体验各种可能性,挑战自己的极限。我在‘浙里’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
金京的创业之路始于大一下学期,当时,她和行政班上的另外两位同学聊天时发现彼此都有过高中时期申请国外大学的经历,并且都认为这是一片蓝海,于是就产生了创办高中生留学服务公司的想法。经过不断的尝试、摸索,通过对高中生留学行业的深入调查,金京所在的创业团队慢慢确立了自己的服务体系和运作模式,所创办的“屹华教育”公司也渐渐地走上正轨。这家公司,在她大二时就已经开始盈利,A轮融资1500万,B轮融资6000万,销售额累计以千万计。作为创始人之一,她还曾担任运营总监一职。当被问到大一创业会不会太早时,她一脸俏皮:“就是什么都不会嘛,没关系啊,可以学嘛。我们这个年纪嘛,就是要什么都去尝试呀,而且也没什么输不起的,大不了,也就是没做成什么嘛。这正是一个人生中非常好的阶段呢。”
当下,以留学服务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和组织遍地开花,而针对高中生留学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高校,金京和创业团队还曾远赴美国硅谷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社会实践。在美国,他们一起进行项目路演的计划和展示修改,在深入美国高校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高校学生的风采,赢得一片好评。谈到此行的收获,金京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之间进行了很多讨论和交流,从各自身上学习和收获到了很多,大家还交流了很多创业感悟和经验,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能可贵的成长。然后就是项目路演的时候一些美国那边的孵化器或者是投资者甚至是一些项目的创始人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建议,给我们分析了项目的不足之处和长处,让我对市场的把握和项目的优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金京认为“创业的最终动力还是应该来源于技术、科技。”,创业是很热,但不会一直热下去,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技术带动发展。也正是如此,在投身留学行业的同时,金京同样没有放弃对科研项目的开发。由她参与的Hero团队研发的“空气洗手”项目,在国内和国际的各项展会上多次摘得最高殊荣。问起这个项目遇到的困难,金京说,首先难在知识的融合。这个研究项目需要结合物理、化学、生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团队成员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每周都聚在一起探讨细节。其次难在怎么将理论转化成实物,雾化效果的优化、重力驱动、模式切换都是在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组装过程中打磨出来并最终变为现实的。组装成功后,还要考虑到宣传因素,如何在一个举世瞩目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项目,这是团队成员必须直面的问题。在去哈尔滨参加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的时候,队员们没来得及休息就一起把装置组装起来,准备布展,几乎顾不上吃饭。金京为了准备第二天上午的答辩,晚上和团队成员一直熬到凌晨三四点钟。虽然辛苦,但是大家志趣相投、相处融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位成员都乐在其中。
最忙碌的时候,金京一个星期只有5个小时的睡眠,鲜花盛放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荆棘,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也有低谷,也会觉得自己这样是不是太累了,像别人一样轻轻松松过大学是不是也挺好,但是又觉得既然开始了就一定要做好,而且自己明明不止于此,为什么要给自己设定上限呢。路是我自己选的,如果我不尽所有的努力去试试看,我就会遗憾。”
“京”诚所至,金石为开。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天下没有偶然,只有披着偶然外衣的必然。金京的行动力,并不只是机遇,更来自于她对自身不断的反省、提高,来自于她在追求优秀的路途上一个一个踏实却稳健前行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