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个孩子一样生活

时间:2016-07-03浏览:913

      我是法国的马睿婕,很多人会觉得我像个小孩子,每天都开心地笑着,眼睛里的笑意都满的溢出来,但是偶尔会有小脾气,会像小孩子一样没有耐心,偷个小懒。
  时间回到2007年,16岁的我,一个年幼懵懂的法国女孩,作为学校交流团年纪最小的成员,第一次离家万里来到中国,在那之前,只从热爱亚洲文化的父亲口中,听说过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度那些璀璨辉煌的文化,那段一脉相承的历史,于是,我与中国的故事就开始了。
  在南京交流10个月后,来到厦门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本科学习,到现在浙大的两年研究生生涯也接近尾声,在每个年纪停留过的每个地方,满满留下的都是我与中国之间的交集。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寄住的中国家庭给我的关心与呵护,让年幼离家的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我开始去了解中国,一点一点爱上中国。那时候很喜欢中国妈妈做的中国食物,我现在也会自己尝试做简单的中国菜,比如包饺子、鱼香肉丝、番茄炒蛋。
  虽然也会想家,但是还是很珍惜最初在中国生活的那段日子。
  大学本科期间选择回到中国留学,厦门在我眼中是一个温暖的城市,不仅是天气,还有在那里遇见的人和事,在大学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让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有了提升,对于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我来到了杭州,我很喜欢杭州,在这里发生的故事,遇见的朋友,杭州的生活氛围惬意浪漫,丝毫不逊色于我的家乡法国,这时候的我已经渐渐成熟,对于杭州也有了很多新的理解。
  我很喜欢中国文化,从语言到历史,到博大精深的艺术,还有饮食文化,也很喜欢穿中国的旗袍。说起中文,我曾经参加过2014年“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虽然最终止步三十强,但是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如此之多的评委和观众面前,我要鼓起勇气把我的中文自信地展示给大家,这对于我自己来说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还记得我当时的才艺表演是将《我是一只小小鸟》即兴改编成了《我是一只小小“猪”》哈哈,后来在回答评委问题时,我还因为太激动没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而哭了出来,但现在回忆起来,这确实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更加忘我地投入到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感受之中。
  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让我不仅仅满足于掌握中文这门语言,而是想要去探求中国文化背后所蕴涵的历史与韵味,于是我选择了浙江大学的中国学研究方向,我很感激陈辉老师能够成为我的导师,第一次上他的课时就会觉得他的讲课方式特别有意思,他会将历史与文化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同学们都随着他踏入历史的长河之中,去看看过去的中国,过去的世界。我觉得他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与我比较契合,而且他非常愿意与同学进行交流,对同学的问题很上心,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
  这学期我跟着陈辉老师,担任了老师的《杭州与中华文化》讨论课的助教,于我而言这也是一段很棒的经历,第一次挑战中文授课的形式,我能将我对于问题的看法、我的经历所给予我的,分享给同学们,比如我很喜欢“爱情是什么”之类的讨论主题,也能听到同学们的想法,我会觉得同学们很多时候思考问题会比我更深入,这样也让我学习到更多,看到自己专业知识尚有很多的不足,而且能听到与我接受的文化、成长环境、性格、年龄不同的中国同学的想法,这让我受益匪浅。
  那天上课陈辉老师给我们几个毕业生唱了《送别》,过段时间我在中国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了,可以说我在中国收获到的,远不止于学业方面的,我感受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接触了中国热情善良的人们,从“六朝古都”南京,到海滨城市厦门,再到“人间天堂”杭州,我这个大大咧咧的法国姑娘,一路走,一路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