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第二个课堂

时间:2016-10-28浏览:556

 

  ■学生记者 赵军军 刘敏
    在敦煌学资料室,将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数万号敦煌经卷一一识别,按原本次序重组复原后,再逐字辨别,将各种充斥着异体字、俗体字的文稿用现代汉语重现出来,送到相关学者手中。这样一份“文化搬运工”的活,就是古籍研究所研究生刘丹专业生活的写照之一。
  专攻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刘丹,每天要与各种各样的古籍打交道。小到敦煌经卷中贩夫走卒的点滴账目,大到《四库全书》这样的鸿篇巨制,都是他要处理的对象。很多时候,学习研究中遇到问题,单凭老师讲授的内容难以解决,这时,学校的图书馆和资料室往往成为他最信赖的“学术后盾”。
  从本科阶段起,西溪校区图书馆五楼的古籍阅览室和大型文献阅览中心就成了刘丹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古色古香的阅览室环境和一旁的《中华再造善本》等珍贵资料,令初来时的刘丹喜出望外,“别看我们图书馆不大,但馆藏古籍的质量绝对一流。馆内不仅藏了大量的明清原本古籍、手稿等,更有半本《宋本》作为镇馆之宝。”
  大三春夏学期时,刘丹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整天泡在图书馆。当时,刘丹在做关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需要完整地理清清代学者卢文�的生平。然而,看似简单的工作,刚开始时他并没有什么头绪。后来,他突然想到了大型文献阅览中心。“可以先确定卢文�的生卒年月,然后利用对应年份在西溪校区图书馆大型文献阅览中心中逐册搜寻。”
  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后,刘丹就奔向图书馆,“早上在里面抢个位置做一上午,中午吃个饭,下午再回来继续做。”刘丹说,有时候,工作人员在中午闭馆休息时,也会给他开小灶,允许他进去翻阅资料。
  然而从一部动辄上百册的丛书中发现一点相关字句谈何容易,更不用说还要对材料进行判断取舍了。常常整整一天下来都没有找到有价值的材料,而大型文献阅览中心下午就要关闭,他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后来,图书馆在同学的建议下推出了研究文献预约服务。在填写预约单后,晚上也可以借阅相关文献。这样一来,他的速度加快了不少。在翻阅了近百册相关文献后,他的论文终于如期完成。
  在刘丹日常的学习研究中,泡在图书馆和资料室的时间占去了很大一部分,图书馆已成了他的第二个课堂。徜徉在海量文献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许多意外的惊喜。
  在西溪校区图书馆基础阅览室,刘丹有时会邂逅一本尘封的旧书。打开封面,扉页上赫然是蒋礼鸿、郭在贻等先贤大师的手迹。“这时候就感觉真是不虚此行,太棒了!”
  在做有关卢文�的论文时,刘丹发现了这样一段字句:“我(卢文�)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今天中午从私塾回来,父母都不在。锅中还剩了一些饭,我自己生了火,热了热就吃了。”读到这里,他仿佛感觉卢文�就是自己小时候的同学,变得有血有肉起来,不再是那个只存在于“乾隆十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这样冰冷字句中的大人物。
  在大二时,刘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举办了一个“读懂《庄子》”的读书沙龙。每周日晚,他们聚集在图书馆分享读《庄子》的心得。这是全凭兴趣而组织起来的活动,但他们认真地做了一年多。
  “这种沙龙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很久之后在一位老师的讲座上,经过一番启发,刘丹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以前的疑惑都想通了,而他对《庄子》内涵的认识也更上了一层。
  如今,随着专业知识的扩展,在图书馆寻找资源的同时,刘丹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网上数据库上。“学校在CADAL等数据库上的投入很大,尤其是在我专攻的方向,几乎一有新书,学校总是在第一时间引进。”
  尽管如此,图书馆对于刘丹来说,仍是一个理想的读书之地。“乔秀岩曾说过,‘学术随时而异,唯读书千古无替’,当你在图书馆阅读一本纸质书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记者手札:
  在采访中,很能体会到刘丹对于图书馆的喜爱。但是,他也提到一些遗憾,有时一套珍贵的丛书缺失了重要的几册,有些上世纪的旧书无人问津出现了破损。他觉得,学校应当再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些珍贵资源,造福更多的同学。我想这就是,爱之深,责之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