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小城医者事

时间:2016-11-18浏览:419

 

■学生记者 刘光
    滴,滴,滴,心电监护仪在安静的手术室里持续地发出声响,仪器上的数据显示出一位83岁阿婆的生命体征。无影灯照射着老人腹部,麻醉师坐在一旁的凳子上一边看着仪器一边记录着手术过程中阿婆的生命体征数据。
  滋,滋,滋,是站在手术台旁的护士用机器吸走流出的血液时发出的声音,手术刀、剪刀、镊子等工具在医生和护士的手中传递。眼前忙碌的主刀医生、第一助手和护士们正全力为老人排除病症―――一个大约长21cm、宽15cm、厚11cm的腹部肿瘤。

“我们解决的是实际问题”
  “早在几年前,县级医院是不敢做这样的大手术的。”主刀医生吴福生说。2013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与景宁县人民医院签约帮扶,景宁县人民医院增挂浙大一院民族分院牌。去年4月,民族分院要求增加肿瘤外科帮扶,这才有了今天的肿瘤根治术。
  浙大一院肿瘤外科派驻专家在民族分院坐诊,开展帮扶工作,吴福生是这个月坐诊的肿瘤科主任。吴医生回忆说,在一次例行查房中,他见到了腹部长有巨大肿瘤的阿婆。在向主治医生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之后,吴医生决定先研讨合适的治疗方法,再决定如何治疗。
  在病情研讨方面,民族分院从浙大一院学习引进了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吴医生在MDT讨论时建议立即进行手术,他将手术时间定在了7月19日。
  除了让自己保持最好的状态,吴医生还努力让病人和家属拥有信心。
  手术前一周,吴医生单独约见病人家属,向他们说明了手术的风险和成功的把握等基本情况。“要让病人知道她的开刀医生有把握、有信心完成手术。”吴医生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一定要亲自和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沟通。一直在病房陪着老人的儿子说:“开刀的是省里来的肿瘤专家,我们很相信他。”孝顺的儿子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畲族的阿婆不太能听懂医生的话,阿婆的儿子在一旁作“翻译”,沟通进行得很顺利。
  这场手术调动了民族分院几乎所有的科室。术前MDT考虑肿瘤可能侵犯泌尿系统和附件,而且手术中可能会发生大出血、休克等突发状况,因此泌尿科、心脏内科和妇产科等科室的医生们一同在手术室里时刻准备应对此类突发状况。作为第一助手和吴医生合作的是民族分院肝胆外科的梅明荣,虽然之前并没有合作完成过手术,但吴医生说:“梅医生经验丰富,我们各司其职,配合得很好。”
  大约两个小时后,如一个小西瓜大小的肿瘤被成功切除。肿瘤标本被送往病理科进行术中冰冻切片分析。阿婆被转移至重症监护室。得知手术很成功之后,在手术室门口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的阿婆的儿子对走出来的医生说:“非常感谢你们,谢谢你们!”
  “这台手术比我想象的还难一点。”手术后的吴医生笑着说,“考验的还是自己的功底。”吴医生给我们打比方,“手术就像做成一件产品或者记者完成一个报道,有紧张也有放松。”现在手术做完了,吴医生最大的希望是老人术后的恢复一切顺利。
  “我们解决的是实际问题。”吴医生说,“浙大一院的专家经常会和民族分院的医生们合作完成手术。”医院许多手术上的“第一”就是双方共同创造的。除了肿瘤科,浙大一院十余个科室已经前往民族分院进行帮扶,浙大一院在“输血”帮扶过程中逐渐给民族分院“造血”。

开创县级医院的多个先河
    浙大一院的专家“下沉”之后,整个县城的医疗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除了设备的更新,民族分院的医疗形式也在向多元化发展。
  远程门诊就是民族分院治疗疾病的“新招式”,实践团来到景宁的第四天,浙一专家们与就和景宁县大均乡卫生院的医生连上了“线”。显示屏上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坐在显示器前面的是浙一心血管内科专家谢旭东副主任医师和消化内科专家李岚副主任医师。传输的画面和声音让浙一专家们与基层医生和病患实现了连线。
  时隔一天,实践团来到了屏幕的另一端―――大均乡镇卫生院。走进卫生院的大门,一个单独的房间中放置着一台带有摄像头的电脑,“我们的患者坐在电脑前,浙一的医生就会给他们咨询了。”乡卫生院的负责医生说。
  除了远程门诊,民族分院在巡回医疗、远程教学、远程病理诊断等方面也不断创新进步着,在不断地挑战中,筑梦人已经让景宁这座小城的新鲜“血液”流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