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人探寻“一带一路”上的明珠

时间:2016-11-18浏览:661

 ■通讯员 费静怡 胡芷毓 夏意意
    满月晕开乳白色的光悬挂在不远处的祁连山上,耳边便是河流奔涌而去的水声。肃南的夜晚是微凉的,心也不自觉就跟着静了下来。浙江大学文化行者团队成员栗梓茜说:“肃南的人们就像肃南的夜晚,简单而澄澈。”
  这是浙江大学文化行者2016年一带一路实践的第一站,也是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坚持9年扎根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基地。
  肃南红湾综合市场,兰姨的奶制品摊位已经开张两个多月,她出售的主要产品是鲜奶和当地人制作酥油茶时用到的奶酪“曲拉”、用于冲制奶茶的茯砖(茶砖)以及各色经幡。
  兰姨与丈夫都是裕固族人,现在的他们还同先人一样拥有自己的草场、牛羊和马群,放牧是他们生命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只不过牛毛帐篷变成了水泥砖房,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也已经成为过往。一起发生改变的,还有放牧本身的意义。
  在康乐草原的裕固族生活区,兰姨一家和好朋友们生活在一起,有裕固族,也有回族。每天晚餐过后,他们席地而坐,用肃南话大声交谈。大大小小的牛毛帐篷围绕在他们四周,不远处的牛群安静地坐在草地上。苍穹下是满眼草绿,风中是兰姨悠长嘹亮的裕固族歌声。
  “十九年来,第一次吃到拳头大小的小笼包……”浙大学生邱依娜坐在索柯琴的早点铺里有点出了神。约十平米的店铺被一扇玻璃门隔出厨房,门外摆上两张简易桌,八张塑料凳。进店吃早点的客人可以清楚地看见食物的制作过程。这里主要售卖酸汤水饺和小笼包。
  “刚开张的时候一天只有几十块,现在一天好几百,要叫帮手才忙得过来。”索柯琴一开始并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有些骄傲地扬着头,说起话来带着浓重的肃南口音,“做的好吃,都靠回头客。”
  生活虽有很大起色,可索柯琴最近却在为一件事发愁。孙女从小在裕固语的环境里长大,如何让孙女在学校里学好普通话,让这家人颇为头疼。“我们在家都说裕固语,有时候教她一点汉话。”索柯琴很担心连拼音都没完全掌握的孙女会在学习上吃亏,第三代的学习和成长成了索柯琴一家的重心。
  当裕固族的独特文化在浙大学生面前徐徐展开时,另一只考察队伍抵达敦煌。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考察队伍来到莫高窟景区时,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的志愿者们正在景区出口发放着调查问卷。大学生每隔一天就会到景区帮忙疏导游客并且向他们宣传莫高窟里的故事。其他时间他们则驻扎在莫高镇里的五墩中学,这支队伍在当地招募学龄期的孩子,在假期为孩子门辅导功课、教他们制作手工艺品、普及文化遗产知识。
  在距离敦煌几百公里外的河口村,浙江大学文化行者团队的赵晓楠和孔佳参与了当地志愿者项目。河口是古丝绸之路上黄河重要的渡口和商埠,素有“兰州西大门”的美称。在肃南,县城中能较好掌握裕固语的青少年不多,但在河口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兰州大学历史系姚睿麟同学的历史小课堂上,大家围着《河口史话》热烈讨论着,当翻到某一页插画时,一个小朋友兴奋地喊道:“这是我同学家!”他们与文化遗产之间有着深刻的感情。
  在这条厚重宽博的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年轻身影在努力。在距离浙江大学近3000公里的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已经坚持了9个年头。今年,兰州大学、浙大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18所高校走到一起,开展了针对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教育的童享计划、少数民族社区营造与文化传承示范项目和文化遗产友好使者行动。
  与此同时,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支持的首届中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友好使者行动奖今年在兰州揭晓,产生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60余个申报项目,促进着中国青少年参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