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汪博士到老汪

时间:2016-12-09浏览:546

         一个大学教授跟田间劳作的农民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一个大学教授的科研成果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帮助有多大?一个大学教授对农村、对农民的情怀有多深?
  汪自强老师用11年的坚守、累计行程20万多公里、当地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给山区带去130多个新品种、技术推广种植面积一万多亩、争取科研经费1千万元等一系列数据作出了明确且强有力的回答。
  汪老师在泰顺的11年,老百姓对他的称呼在不断地变化着。刚来的时候,老百姓称他“汪博士”,称其为“博士”也是名符其实,但老百姓口中的“博士”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博士”高高在上,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跟我们这田间地头隔着十万八千里呢,所以老百姓称其为博士还有一种调侃、不信任的味道。过了一段时间,人们称他为“汪教授”了,这是很明显的敬意。再后来是“汪老师”,最后人们则干脆称他为“老汪”了。
  从“汪博士”到“老汪”,在这称呼的悄然演变中,是汪老师融入泰顺,走进百姓心中,也是泰顺百姓接纳他,把他当成亲人的一种生动体现。

汪老师的三个梦想
        汪老师于2005年作为浙江省向欠发达乡镇下派的科技特派员,被派到泰顺,他选择了泰顺最偏远的乡镇,当时的万排乡。这个乡跟福建省接壤,平均海拔将近700米,山高田少地广,农民年均收入居全县中下水平。
  我当时是仕阳镇党委委员,听说万排来了科技特派员,抱着试试看的意思过去看看,如果好的话就顺便邀请到仕阳来指导农户。第一眼看到他是在水田里,当时他绾着裤脚,正躬腰插秧,给农户做示范。我觉得这个教授真够接地气的,竟然直接下田了。以后的日子算是验证了我的最初判断,汪老师用最短的时间走遍了全乡每个村落,进农户、察农情、解民困,农民兄弟慢慢地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的贴心人。
  一年以后,汪老师的派驻期满了。根据规定,他可以回城了,但是他选择了继续留在泰顺,留在万排。我跟他有过一次长谈。他说:“我学的就是农学,农学怎么离得开土地呢?这里有那么好的高山优质土壤,是最好的根据地了。”他还说,做农业技术研究的,从技术到生产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一两年内是很难有成果的,既然去做了,就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做出成果,产生效益。
  他跟我透露了他的三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以泰顺为根据地建立一个科技传播平台,从“产学研”一体化到“产供销”一体化,拉长产业链,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第二个梦想是把泰顺万排建成一个农业旅游观光地,让旅游观光跟高新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三个梦想是把科研成果辐射到更多地方,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沏一杯好茶
         梦想有了,怎么来实现呢?汪老师用他自己的行动做给我们看。
  万排的主要农产品是茶叶。谢细和是泰顺当地一个种茶大户,十多年前承包了1200亩茶园和一个老的茶叶加工厂,一度亏损。汪老师给他开了一个“方子”:对茶树的间距以及茶园的通道设置进行改造,引入机械采摘;其次,改种新品种,譬如“中茶108”,较好地避过山区的早霜、晚霜。
  采茶时节,农村劳动力十分紧缺,但是新茶不等人,一天一个价。汪老师引进机械化采茶技术,到茶园手把手教茶农采茶。“没想到一台机器比20多个茶农还管用。”很快,精作名优茶、机收夏秋茶的模式推广开来。加工后的春茶也从原先的七八十元一斤,涨到数百元一斤。
  说到种茶,如今万排在仕阳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正积极打造“万排万亩农业部标准化茶园”和“千亩金山金银花基地”。沏成“一杯金银茶”,成为仕阳镇政府近年重点实施的“六个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汪老师的主导下,泰顺茶博馆在万排建成了,这是泰顺境内第一家成规模、成体系的茶叶博物馆,有力提升了当地的茶文化内涵。
  可以说,经过11年的努力,如今这张蓝图已是轮廓初现。

让科研在农田里开花结果
         11年来,汪老师为泰顺引进了百余种农作物、水果、蔬菜等新品种,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他实施完成了枇杷栽培、稻田养鱼等多个项目,并参与了泰顺县“全国富民强镇项目―――茶叶提质增效”等多个项目的申报,争取到了资金支持。
  平台初步建成,风光初步显现。汪老师没有忘记身为人师的使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慕名前来拜师的络绎不绝。汪老师是“来者不拒、知无不言、倾囊相授、答超所问”。
  他说,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要把知识技术传递给田间,为农民解决问题,借用一位院士说过的一句话,“一辈子发了很多论文,还不如为农民写一本科技指导书”。
  2013年,汪老师作为唯一一位非泰顺籍人才获得了泰顺县首届杰出人才称号。
  48岁到泰顺,风华正茂。今年59岁的汪老师,仍是壮心不已。这次汪老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实至名归,我作为泰顺教育局长和他的朋友也倍感骄傲。 (作者为泰顺县教育局局长、原泰顺县仕阳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