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要留住乡村医生

时间:2016-12-09浏览:590

         35岁的赵医生是浙江丽水年轻村医。在村里,他除了帮助患者治疗疑难杂症外,还负责照顾那些因家长去地里干活而无人照看的孩子。
  面对越来越重的生存压力,赵医生今年刚刚自学通过了当地第二医院的考试,不久就会到镇上的医院工作。他在权衡自己的未来发展和眼前的现实之后,终究还怀着矛盾的心情离开所在的村子。还好赵医生所在的村子是幸运的,因为这个村子离镇上的医院并不远。

接替赤脚医生后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的医疗资源匮乏,出现了“赤脚医生”这样的群体。他们既是农民又是医生,不论在何时何地,几乎随叫随到。他们的户口在村里,家人在村里,对村民来说,“赤脚医生”是最稳固的守护。
  后来,由于村医必须取得行医资格证才能够继续看病,“赤脚医生”这一名词逐渐淡出历史。新一代的乡村医生,虽接替了“赤脚医生”的使命,保留着服务人民的职责,但处境却是日益艰难。
  面对着微薄的收入和未来发展之间的矛盾,很多乡村医生像赵医生一样选择了更大的医院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说,那些离开的医生是幸运的,但是失去医生的村民,他们的保障在哪里?那些不能离开的村医,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还原”村医工作现状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国家出台“分级诊疗”的医改政策。改革迈向何方,带着对当今现状的思考,医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陈以宁团队深入农村,试图在走访中“还原”村医工作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策论之道。一开始,团队中的医学院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许煜梓和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王珂珂联系了二十多个村医,但由于村医非常忙碌,没有时间来接受他们的采访,他们几经周折才找到了可以交流的对象。
  为了争取更多的采访时间,团队采取了随访的形式。在随访过程中,让陈以宁难以忘怀的,是古稀之年的卢医生。卢医生是这个村子里最受人尊敬的人,“每次我们跟村民谈起他,村民总是赞不绝口。”卢医生说,在村子里工作了几十年,医生所具有的责任感已经与他融为一体。虽然没有退休金,生活拮据,他却依旧照顾那些没钱看病的患者,不收取他们的治疗费用。面对自己拮据的生活现状,他只是说:“还能看几年病就看几年吧。”
  正是到了丽水,真正看到了一切,陈以宁才开始深入地思考整个医疗体制和医疗改革。他收起了以往叫嚣医生待遇低的草率和攻击医疗体制不合理的鲁莽,因为他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些村医,还有政策运行需要考虑方方面面。

说出心里话
        “基层医疗固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在短期内,幅员如此辽阔的国家,数量如此众多的国民,我们不能够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抱怨别人。”此次调研,这个团队以学生的身份,用最为原始的谈话方式,深入到每个群体,让他们能够说出心里话,力求还原基层医疗几个关系方最为原始的想法和困难。
  同学们了解村医在收入和生活的困难,了解政府政策实行的难点所在,明白当地政府的局限。“调研只是一种形式,让我们触碰到更为真实的基层医疗。”
  团队渴望让分级诊疗在基层实施中的声音和现状有机会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其中的问题所在。团队参加这个比赛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政府了解到基层的困难,为分级诊疗的成功推行再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