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的精神坐标

时间:2016-12-09浏览:430

        1938年深秋,在广西宜山,“求是”二字确立为西迁中的浙江大学的校训。自此,“求是”二字牢牢地镌刻进了浙大的历史长河,上承着“务求实学、存是去非”的书院学风,中励着“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西迁精神,下启着“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务实校风。
  战乱时代的精神坐标,像是一个定心丸,让人不畏、不惧、不动、不摇。认定了目标,便心无杂念、便孜孜以求。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西迁岁月,不仅成就了浙大治学史上的伟大丰碑,更是成就了一个经受住战火硝烟考验而日渐成熟丰满的求是精神内核。这是西迁历史最珍贵的馈赠。前人的功勋让我们瞻仰与学习,而求是校训的精神,则是真正让每一个求是人受益无穷的精神食粮。
  经历过战乱时代考验的“求是”信仰,伴随着浙大的一路发展,也逐渐成为浙大人的一种集体底气。凭着这份底气,浙大人一路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新时代。1988年,时任浙大校长的路甬祥先生在校务会议上提出将“求是创新”发展为新时期的校训,要求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创造力。十年之后,这所曾被誉为“东方剑桥”的学校在无数坎坷和变故后,迎来了又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四校合并。
  而就在此后一年,在原浙大湖滨校区一隅的口腔医院顺利落成。这个一落地就继承了“求是创新”校风的附属医院,其DNA中即流淌着求实创新的文化共识。高校附属医院作为高校的一部分,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更是与学校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从这个维度而言,我们的精神坐标也是相通的。这应该可以算是一种先天优势,一所建立至今仅十几年的医院,传承的却是积淀百年的文化底气和精神气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医疗与教育,一个修复人的肉体,一个塑造人的精神,都是来不得一点马虎与虚假的。每一个浙大口腔人,同样都是求是人。这种文化认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敬畏真理、敬畏研究、敬畏创造。
  浙大求是的信仰,经过了战火,穿过了硝烟,守望了离散,又迎来了团结,通过了一场场历史与现实的考验,实践了一个个具体艰苦而又辉煌的目标,终于让“求是”印上“浙大”的烙印,绵延成一条历史与文化的长河,流过近百年峥嵘岁月,融入当代浙大精神―――“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这是百年浙大底蕴的积淀,更是百年浙大梦想的发声。
  然而,信仰的传承,有两个最基本的重要条件:实践与坚守。没有实践,信仰就成了束之高阁的瑰宝,只能仰望;没有坚守,信仰就像断线的风筝,飘零无依。高阁上的信仰会被时间尘封,飘零的信念也会失去自控。
  央视《朝闻天下》曾做过一个系列节目,题为“校训是什么”,历数了国内各大高校的校训,将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牌匾上的有形的“校训”融入到实际的发展历程中进行解读,阐释了各个学校不同的内在文化个性。这种“回顾”,不仅仅是对辉煌历程的回顾,在我看来,如此郑重其事地把校训文化搬上台面,更是对现今存在“信仰失重、道德失范倾向”的社会大语境下的高校发展,所做的一个善意提醒。提醒我们,引领前行的精神坐标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有些时候,我们因为赶得太急、走得太远,从而忘了出发时的方向。
  校训是什么?
  我们当然知道。但是又是真的知道吗?
  校训是什么?这样的叩问,是要把刻在碑上、匾上,陈列在校史馆中的校训唤醒,是要提醒我们,“求是创新”不是只存在于辉煌的历史中,而是应该活在每个浙大人当下的实践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才是我们不厌其烦讲述校训故事,与时俱进解读校训含义的最大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