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人文翰墨,激赏学术新秀――人文学院第十届研究生论文报告会圆满成功

时间:2017-04-28浏览:225

2017年4月26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第十届研究生论文报告会在金都宾馆三楼多功能厅召开。

开幕伊始,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楼含松教授发表开幕致辞,他回顾了过去九年人文学院研究生论文报告会的发展历程,指出我院的论文报告会相比过去在参赛人员的扩大面、组织方式、选拔机制和奖励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同时,他认为今年的论文报告会有着与众不同的重大意义:第十届研究生论文报告会的举办正值浙大120周年校庆前夕,在百廿校庆的氛围下,我们更应当振奋求是精神,激赏学术新秀,通过这次比赛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增强学术道德素养,鼓励学术创新。他对远道而来的评委表示衷心感谢。

人文学院第五届论文报告会博士组一等奖得主、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现为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的张文冠,作为优秀院友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感言。他以自己参加论文报告会的亲身体验为例,表示当年参加论文报告会上的经历对自己学术生涯起到了极好的激励作用。他热情鼓励在座研究生珍惜当下时光,打好学术基础,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本次论文报告会,分为硕士组和博士组两场,历时一天。来自人文学院各个专业的15位硕士选手和20位博士选手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展示。同学们引经据典,论证有理有据,论文观点新颖,思想性高,学术性强,得到了评委老师们的高度肯定。硕士组中,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张尧撰写的论文《快嘴李翠莲记》词语札记》,对于九条材料的分析鞭辟入里,评委高度赞赏并称其每一条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美术专业的谭频璇《对马远《十二水图》中一方印的再辨识》,通过一方印的辨识打开了艺术研究的新视角。博士组中,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印志远《对“明星出西方”相关问题的考证》,能够勘正前辈学者的疏漏之处,具有较高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创新性;考古学专业的王传播《藏地“过街塔”流变与阿�佛信仰的生成――从“札廓喀尼”谈起》,熟悉藏文,以更强的学术自信和学术潜力展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

在点评环节,来自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崔志海研究员,作为前辈、作为校友,肯定了硕士组各位同学的学术水平和气场风范,并赞赏了本届报告会的高质量和高水准。复旦大学中文系查屏球教授认为博士组的各位同学都充分展现了专业素养,问题意识强,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查老师还充分肯定了本次论文报告会参与同学们现场报告论文的能力和在学术上敢于挑战难题的勇气。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文喜教授对本次论文报告会也是高度赞扬,他认为本次论文报告会中所展现的论文不是闭门造车,不是资料的堆砌,而是有新的思想和创见的佳作,他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好文章的标准,并鼓励同学们沉下心,甘坐冷板凳,用心将学术作好。其他评委老师也纷纷发言,对本次论文报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将论文报告会的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1493349477969898.jpg1493349741182654.jpg

思维的碰撞,学术的火花,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主持人宣布了硕博两组参赛选手的比赛结果并进行了颁奖仪式。所有获奖选手都将获得学院的科研奖励基金,鼓励同学们在学术上继续积极进取,不懈求索。

“汇聚人文翰墨,激赏学术新秀”――人文学院第十次研究生论文报告会圆满落下帷幕。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