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校合并决策的理解

时间:2017-03-03浏览:10091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浙江大学是由原来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于今年(编者注:1998年)9月15日合并组建而成的。国家为什么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组建一所规模如此之大、学科门类如此齐全的大学呢?对此,我们的理解是:
1.适应当前教育、科技发展的趋势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人类社会跨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科技和教育日益成为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两大支柱。正因如此,各国政府和著名大学纷纷研究和实施各种振兴科技、教育的跨世纪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大大提高了大学这一知识发源地、集散地的社会地位,加速了大学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的转移。在成百上千的大学中,研究型大学以其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力量雄厚、科技创新和高精尖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领导着时代的科技新潮流,成为知识时代的引擎、社会的人才库和高新科技的辐射源,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纵向深入所出现的综合交叉趋势,其实质是使学科的结构从树状走向网状。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分久必合”的世纪。而且综合的趋势不仅局限于科学技术,还将普及到整个人类文化领域。大学的变革、人才的培养者应当顺应这样一个重要的特点。
2.符合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分层次办学的要求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格局,在科学技术综合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专科向多科发展,多科向综合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使得我国非常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运用,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也难以与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进行竞争。其次,我国的1000余所高校不可能也不必要都办成同一类型和同一层次。
  面向21世纪的我国高校必须向多层次多类型发展。从总体上分,主要有以下三种层次和类型:一是科研教育型,目标是创建21世纪高水平学校;二是教学为主型,培养本科生的院校;三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理论水平基础上,以面向生产实际,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第一类是少数,后两类是多数。这种分层次办高教的方针,是在客观分析我国国情和新世纪对教育、科技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非常明智的正确判断,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改革,才能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走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路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改革实践,正是出于这一考虑而进行的。
3.切合浙江四所学校的实际
    合并之前的浙江大学是有百年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与浙江大学同根同源,历史相通,是浙江省所属的重点大学。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四所大学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难得的是四校学科互补,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强。可以相信,只要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合理重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学科的交叉综合优势,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必将产生1+1+1+1>4的效应,在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更上一层楼。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需要若干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朱镕基总理把科教兴国列为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李岚清副总理在新的浙江大学成立大会上进一步指出,我国要组建一些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科间的渗透、融合,发挥综合优势,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部在关于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的决定中非常明确地提出:“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面向21世纪在我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肩负时代使命与党和国家重托的浙江大学应当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和创一流的竞争意识,在教育部和浙江省的共同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经过15~20年的努力,跻身于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的行列。
  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开展工作,加强和各方面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地进行探索,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我校各项改革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在实践中走向崭新的未来。  (本文作者系浙江大学原校长,节选自《合并后三个月的报告》,原载《教育七章》,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