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代会教师发展委员会举办第五期“师说”论坛

时间:2017-04-14浏览:666

  本报讯(记者 吴雅兰)“习总书记说,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我想立德树人首先要做到这几点。”“专业课也要挖掘德育的元素,比如可以讲讲专业的学术史、思想史”“只有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才能称得上是一流大学,而这个优秀就包含了良好的德行”……
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德字?如何把立德树人贯彻到实践中去?如何将立德树人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结合起来?4月13日下午,在教师发展委员会第五期“师说”论坛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最美教师、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入选者”坐而论道,共同探讨“双一流”建设背景中的育人工作。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最美教师、数学学院教授苏德矿认为,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探讨人生,还要多花业余时间帮助学生,鼓励学生。虽然是1500度的高度近视,苏德矿仍然每天要花3个小时在微博上答疑,最近还玩起了课堂直播,让更多学生受益。除了答疑之外,他还常常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分享自己的求学之路教师之梦,“师生如鱼水。当学生觉得你很亲切,很可靠,自然就更相信你说的话,德育效果就更好了。”
  两年前,建工学院教授赵阳在教学科研之外又承担了一项新工作,蓝田学园党总支书记、主任。跟学生接触多了,他发现,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得到的关注总是最多,反而是占比最大的“中间学生”容易被老师忽略。于是,无数个夜晚,他跟学生一个一个地谈心,办公室的窗口总是亮着灯。2016年,赵阳被评为了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人才培养应该要重视每一位学生,教师应该思考怎样让学生们能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对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入选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彦有个习惯,学生给她发论文,她当天就会回复表示收到,3至7天就会给出详细的意见。曾经有一次她连续改了几百篇课程论文,手都抽筋了。在她看来,及时沟通、分类指导很重要。“思政课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和思辨性讨论等方法来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也要能满足学生的期待和成长需求。”
  论坛主持人、外语学院教授梁君英也分享了她自己的感悟。“可能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我想共同的是,我们要有一种信念,我们是浙大人,我们要让世界更加美好。”
  教师发展委员会主任叶志镇教授和50余位青年教师一起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