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张岩
一月的郑州,还是很冷的。寒冷的日子,浑浊的空气,凛冽的东风,都是熟悉的。当然,熟悉的还有眼前这个承载了他们太多回忆的高中母校。浙江大学2016级光华法学院本科生赵振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程远等六人时隔半年又一次回到母校,这一次回来不只怀着感恩的心,还带着来去浙大的“欢迎信”。
“不知道谁传达的消息,有个小学妹在我们宣传之前,就开始联系。想请学长学姐在报告当天一定要告知到她,并且留下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负责情系母校报告宣传与通知的赵振宁说。学弟学妹们可爱到没有办法,这也表现出浙大人在这里是多么的受欢迎。
报告是预定在当晚七点开始。在这之前,浙大的学长学姐可一点也没有闲着,他们忙着借教室、贴海报以及做通知。同学们看到空降来的学长学姐,先是惊讶,随之便是开心地欢迎。“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听到前面班级的动静了,我每次刚进一个班,同学们就会哈哈地笑,我都不好意思了。”赵振宁回忆说。
浙大人的确是有魔力的,露个面就把两层楼的学弟学妹们逗开心啦。
报告会如期开始,尽管马上面临周测,但现场还是有很多学生乃至他们的家长。现场的气氛既热闹又轻松,在东南大学做了个小宣讲之后,整个报告会就进入了浙大“独家时间”。材料专业的程远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浙江大学整体概况、校区情况以及院系设置,让同学们对浙江大学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他又重点讲了浙江大学的西迁之路以及竺可桢老校长的坚守与创新,将浙江大学在一百多年传承中表现出的艰苦奋斗以及求是创新精神做了介绍。
其他几位学长学姐为省实验的新一届高三们做了关于浙大专业、校园风光、杭州美景以及高中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讲解。而接下来的互动问答环节学弟学妹们则争先恐后地发问,刚刚回答完他们关于社团活动的问题,“图书馆怎么样”
“浙大的男女比”等各式各样的问题紧接着扑面而来。一个个问题不仅拉近了两届人的距离,更将浙大印象深深的扎根在省实验学子的心中,让欢笑盈满整个报告厅。
情系母校的报告虽然结束了,但是学长学姐架起的沟通之桥却依旧在。不少学弟学妹还通过线上的方式继续了解浙大。负责分享学习心得的赵振宁更是收到了不少同学的“求助”。
“学长,你寒假什么状态呀,我真是缺乏学习的动力呀。”大年三十这天,一个2017届学生私信了赵振宁。“我假期的时候受我的上一届学长激励,他当时大年三十都在学习,努力刷卷子,每天一套综合一套英语。我每天不一定会学很久,但也是一定会学习的。”他回复说。
“回到母校的确挺亲切的,这一届的学生真的很可爱的,也真的挺努力的。希望他们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程远为省实验的学子送上祝福。
◆交流实录
问:浙大的宿舍和食堂怎么样啊,食堂美味么?
答:宿舍的话,是这样的,四人一间,比咱们高中的要好的。食堂嘛,很不错,品种也很多。用我们后勤负责人的话讲,每天早饭你选择三种食物搭配,一年都不够搭配一遍呢。
问:浙大好玩么?
答:恩,浙大还是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课程的。比如拿体育课来说,体育课种类很多的,网球、乒乓球、足球等等,还有浙大特色的皮划艇、皮艇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