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好时代和“摆渡人”

时间:2017-07-04浏览:508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 姚玉峰
    从1979年进入当年的浙江医科大学读书,1984年毕业留校,1998年四校合并,一直到今天,期间除了在国外留学读学位的时间之外,我在学校已经学习工作了38个年头。岁月给我留下的是对好时代的庆幸,是对母校培养扶持我的感激,是对我拥有的工作平台以及各级领导支持的感恩!
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时代
    1979年,国家开始改革开放,教育重新步入正规。我考入浙江医科大学。大学本科的五年,我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养分,接受学校全方面熏陶和锤炼。当个人成长的命运与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而这个时代恰巧被我碰上,这又是何等的庆幸啊!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正是母校给我的基础教育和培养,才有了后来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我深深地感谢母校的栽培和熏陶!
  就像过河需要摆渡一样,我的所有成长和每一步的发展,都与我遇到的许许多多乐于“摆渡”我过河的老师、领导和同事密不可分!这些摆渡人给我引路、给我支撑、给我鼓励、给我排忧解难,扶我跨过了人生的一道道坎。
  我特别想提几个摆渡人,比如当年医大的老校长郑树教授,我的几位恩师,比如田野保雄教授,我在邵逸夫医院遇到的几位好领导。所以,在感叹幸运的同时,在我的内心充满着对这些摆渡人的感谢、感激和感恩!
新浙大给我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新机遇
我是1995年在日本大阪大学接受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后提前毕业回到母校的。1998年,四校合并,作为新浙大的一位员工,我感受到起点更高了,见识更广了,交流更多了,知识融合更广泛了,相互促进和启发也更加多了。特别是“求是创新”的理念深入在学校管理和员工奋发进取的行动中,这无疑给我鼓励,给了我方向,也给了我信心。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熏陶和引领下,我在求是创新上做了一点应有的努力,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而这一点点的成绩,党、国家、省委领导、学校领导、医院领导等各级领导,都给了我超过我可以承受的高度评价,给了我极其珍贵的赞美和鼓励,说实在这完全超出了我本有的期待。对此我真的受宠若惊!我自己深深地认识到,在毕业之后近33年的工作中,我除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之外,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医院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为此我深感惭愧!
感谢我拥有的工作平台和能让我发挥潜能的文化团队
在我回国后,正是邵逸夫医院开院后的第二年。又过了两年,当时还没有眼科的邵逸夫医院向我发出了邀请,希望我到邵逸夫医院进行眼科的开科建设。来到了邵逸夫医院之后,我发现我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我从事医学工作的理念,跟邵逸夫医院的文化土壤高度契合。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管理理念,给了我一个适合发展和建设科室的平台。我也觉得自己作为一位留学归国人员,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邵逸夫医院受到尊重,获得认可,得到支持。
  正是在这个平台上,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我的创新性工作才能够逐步展开,我的知识和技能有了给病人提供服务的舞台和机会,我希望的教学传承和知识传播才有了可能,为此我也获得社会的认可,同行的评价,以及在国内、国际上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年,我尤其感谢蔡秀军院长。他一直力推、倡导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对邵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邵医人。
  记得当年我执意要回国,我的导师、日本大阪大学的田野保雄教授怕我回国后发挥不了作用,特意给当时医大的郑树校长写信,着重介绍我的特长和才能,希望我回国后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封信的复印件我至今还珍藏着。15年前,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领导也多次动员、极力邀请我加盟复旦医学院。我回忆起这些,特别是最近反复被媒体询问,当年回国真的无怨无悔吗?我的回答是,我回国的选择是对的!是无怨无悔的!即便重新让我选择,我仍然会选择回来!我庆幸自己是生活、工作在浙大、邵逸夫医院这块沃土上。我个人虽然缈小,但会一如既往为母校、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