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不说再见

时间:2017-07-04浏览:258

■叶盛珺
    毕业季,充满离别的淡淡的忧伤。于我而言,在离别之后转身又要在求是园开启新的生活,因为我有幸将从学生的身份转变成老师的身份,继续留在浙里开始我的新一段职业生涯。
  本科毕业时,我已经有了一段与浙大离别而又重聚的经历。四年前,离开浙大校园,我去的是千里之外的西部小城——贵州湄潭,浙大的第二故乡。
  让我做出去湄潭支教一年的选择的,是一次偶然的采访。汤永谦先生逝世,作为学生记者,我采访了当时的校长助理张美凤老师,边哭边完成了采访。张老师提到了一家让汤先生念念不忘的湄潭馄饨店。据说当年回迁的时候,学校没有钱,竺校长东拼西凑还是不够,最后找校门口一家馄饨店的老板借了3000元,才让大家回到了杭州。这么多年过去了,钱已经还过了,但汤先生还一直惦记着这位好心的老板,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谢。这让我对这家馄饨店有了好奇,萌生了去湄潭支教的想法。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记住湄潭对浙大的情,一定是要加倍感恩的。”这是郑强副书记从贵大回来以后一直在强调的一件事。如果没有湄潭这一年的经历,我也是很难懂得这句话的含义的,浙大和湄潭就是在感恩和回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浙江大学。”高一学生寝室里的墙壁上就写着“浙江大学”作为对自己的勉励。由此应运而生了我们的“求是圆梦”项目,筹措资金让湄潭的孩子们来浙大看看,几十次的方案修改,联系各家单位企业,虽然是给我们的日常支教工作增添了负担,但是我们干劲十足。
“浙大吸引我的不只是她的美丽,更是积极、丰富的生活氛围。从每一个浙大人脸上,我都能看到自信却不自傲的神情,这段行程让我对未来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想象。”一位高一的孩子在参观完浙大回湄潭以后悄悄告诉我:“老师,我以后一定拼了命的学习,我想去浙大念书。”
  这一年,我尝试理解“求是”,学会感恩,终于把母校的第二故乡,变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因为历史原因,湄潭有可桢路、浙大广场、浙大小学……我心里希望因为有我们浙大学生的原因,湄潭能走出更多浙大人,再去回报家乡。
  如今,在浙大七年,对母校有了太多的情感,不忍再说离别,于是我决定要留校工作。在我和导师商量就业方向的时候,导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有非常优秀的条件,即便是想要从事教育事业,为什么一定是要在高校里,而不是去市场里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时答不上来,终于明白了,不就是因为“爱”么。这里有我爱的大鸡腿和麦斯威,有我最敬爱的老师们,还有一张张可爱的年轻的面孔。要是我能就这么看着一届届浙大人成长、毕业,一定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终于,把承载了我所有青春的母校,变成了承载我更多未来美好愿望的地方。
  毕业,不说再见。我只会越来越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