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建设要有“魂”

时间:2017-10-13浏览:1278

  在“畅想2030——浙江大学中国史学科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史学界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浙大中国史学科的发展出谋划策,把脉建言。
专家谈(以发言顺序排列)
紧扣“双一流” 强化学科优势
朱凤瀚,北京大学教授,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浙江大学历史系的中国史专业目前在全国知名的学科方向,比如古代史的丝路文明研究、明清江南研究,近代史的蒋介石研究、民国人物研究等,应继续保持当前的发展势头。丝路文明研究是浙大历史系的一个优势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研究所还代表浙大与北大等校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应紧扣“双一流”建设目标,力争成为全国学术界的制高点之一。
  另外,浙大历史系可考虑将地域文化研究列入今后新的学科增长点,比如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但目前有关吴越文化与吴越史的研究还有很多重要的问题需要深入。近年来,有关吴越文化的新的考古发掘资料与出土文献资料都有不少,亟需将这些新资料与传世文献整合,将吴越文化的研究提到一个新高度。浙江大学开展吴越文化及吴越史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也是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同时,浙大历史系应以带动优势学科发展为目标,大力引进人才。
关注史学发展态势 拓展学术增长空间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从学术渊源看,过去曾在浙大任职的谭其骧先生、贺昌群先生等著名学者都对秦汉时期的历史做过很好的研究。从人员结构看,目前浙大中国古代史研究所主要侧重对隋唐以后的研究,隋唐以前特别是秦汉时期的研究相对薄弱,可以考虑引进人才,加强这方面的力量。
  从当前史学界发展的态势看,近年来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献层出不穷,新材料的发现带动了这一时期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增长空间。浙江大学历史学科对于出土文献研究有充沛的力量,经验丰富,成就斐然。如果也予秦汉出土文献以一定关注,将增益浙江大学的学术光荣,助力秦汉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进步。
找准学科发展方向 有所为有所不为
冻国栋,武汉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浙大历史系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是优化整合现有的学术资源和优势力量,形成拳头,凝炼新的学术方向,找准主要的学术增长点。
  队伍建设方面,从浙大历史系的师资结构看,优秀的班底已经重新建立起来,具有出色的学术带头人和充满活力的学术团队。但从总体规模看,仍是偏小的。建议在主要的学术领域和最具特色的断代史方面进一步扩大研究队伍,同时兼顾相关二级学科的合理布局。
  学术发展方向上,建议集中现有的中古史研究力量,整合敦煌文献、吐鲁番文书、石刻等一系列新资料及相关考古材料,凝炼出新的学术增长点,提倡长时段贯通性的研究。“丝路文明”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平台。丝路文明研究既有自身的学术价值,也有鲜明的现实意义。目前总体来说浙大在敦煌学研究方面实力比较强,应继续保持这一特色。同时,在地方优势资源、区域史研究方面做足文章,比如龙泉司法档案等新材料的整理与研究等,可望形成新的学术亮点。
  人才培养方面,师生比是学科重要的评估标准之一,研究生培养也是扩大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面。目前浙大中国史专业的师生比偏小,呼吁学校放宽名额限制,加大研究生招生量。
完善体制机制 赋予学科更多自主权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浙大有自己很好的优势,浙大历史系也有深厚的传统,在杭州大学时期,历史系实力就全国闻名。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历史系的发展存在体制不顺的客观问题。建议改革现有机制,给予历史系以更多的自主权。
  体制方面,浙大人文学院整体有一定规模,但历史系相对是虚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历史系自身的发展。对比其他高校,大部分都是实体的历史系或者历史学院。工作机制方面,工作应具体落实到系,尽可能地把系做实,由历史系负责自身的学科建设。
  用人机制方面,可考虑“人才链+学者圈”的模式,从而激发人才使用的活力。一方面尽可能地适当扩大编制,引进人才,另一方面采取灵活宽松的短聘制、月薪制形式吸引知名学者前来授课、讲学以及参与研究。
  在学术发展方向上,应做大做强现有的优势,找准新的学术增长点,扩大研究范围。比如结合龙泉司法档案、绍兴商会档案等开拓司法史、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围绕浙江文化和地方文献,建立多种数据库,发挥大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将地方研究、现实研究与历史研究沟通结合起来,提倡贯通性的整体研究。
凸显区位历史文化优势 发掘社会转型的浙江经验
王先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浙大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取得了公认的成绩,但仅一枝独秀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培育另外的研究亮点,以项目为中心深入推动学科建设。
  浙江在整个近现代史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浙大历史系今后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发掘自身优势和研究重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浙江绅士研究;浙江县参事、议事会的相关研究;当代乡村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浙江研究。
  学科建设方面,浙江大学历史系需要在研究队伍方面倾注更多的力量,尤其是要加强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近现代史研究若想要做到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至少需要20名科研骨干的基本体量。目前近现代史专业人员偏少,需要壮大研究队伍。
充分利用外脑 突出学科特色
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浙大的文史基础比较深厚,此次会议展望2030,即有重振辉煌的用意。我主要提几点建议。
  一要重视人才问题。鉴于现有体制的制约,进人太难,可通过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这一平台,充分利用外脑,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访问、讲学、研究。
  二要突出学科特色。尤其需要加大学科的国际化建设,积极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如美国亚洲协会年会等,与国际学术界进一步接轨。在现有的《丝路文明》集刊基础上出版英文版,力争在国际上引领汉学研究的前沿。
  三要加强学科建设。中国史一级学科下的每个研究方向都需要有各自的特色,最好形成4个以上的有影响力的专业研究方向。要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古代史研究方面,要完善架构。在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研究方向上,要进一步发掘和扩大研究优势,完善学科设置。近现代史研究方面,应在现有优势领域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浙江地方史研究的潜力,尤其是对浙江具有悠久传统和巨大优势的学术、思想、文化史领域,需要系统地整合相关研究。
  四要加强研究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先由学校培育入手,逐步提升至教育部层面,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基地。
坚持支柱式发展战略 打造特色型团队文化
郝春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专家
浙江大学历史系的中国史学科这些年做了许多切实而有效的工作,发展很快。要想在未来五到十年实现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首先就要确定恰当的发展战略。相比于北大、南开等具有深厚中国史研究基础的“巨无霸”,浙大中国史需要集中建设几个重点方向。如从敦煌学扩展到丝路研究、从蒋介石研究扩展到民国人物研究等等,应该大力发展和培育四五个这样的优势方向,从而有力地支撑起整个一级学科。这样的发展战略可以称之为支柱式发展战略。
  学科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每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既要有领军人才,也要有一批高层次的研究团队。就历史系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有“魂”,要在深入研究浙大历史学科的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凝练富有自身特色的团队文化。良好的特色团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长久功效,不仅可以接续历史系过去的辉煌,还能够增强队伍自身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从发展大局考虑,历史系应尽快升格为学校的二级办学定位——历史系或历史学院。目前历史系的规格属于三级办学定位,相当于教研室,不利于历史学科的长期发展。国内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历史院系都是二级办学定位。所以,浙大历史学科要想得到快速发展,需要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经验,提升历史系的地位。
  (整理 秦桦林 吴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