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热”下的冷思考

时间:2017-10-13浏览:272

张曌睿

孟德斯鸠说:“一个人一生要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大学作为从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过渡阶段,在个体的生存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学接近一个月,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一分一秒体悟着观念与现实中大学生活的异同。在这里,谨用在刚刚走过的路中的典型事例来阐明个人对大学生活的思考与认知。
从平面化到立体化
一直把读书作为人生唯一爱好的我,高中时无数次许愿:一定考一个不错的大学,这样,就可以上大学后住进那个藏书非常非常丰富的图书馆了。其实,大学绝不仅仅只有我想象中的图书馆和自习室,它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思修课,老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期末以多媒体展示及课程总结的形式上交作业;纲要课,老师要求开展研讨和辩论,鼓励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展播;英语课,听说能力的训练,异国语言的流利表达,颠覆了那个“无声的英语课时代”……十二年的学习经历,以结果为导向,以应试为手段,我们面朝书桌背朝天花板在笔尖和白纸的摩擦声中度过了日日夜夜,然而,步入大学的我们,却发现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解题技巧、甘之如饴的公式定理,似乎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显得苍白无力。
  大学生活一个的突出特点叫做“实践”,实践的重要旨归,叫做“能力”。从单一的学习到“学习+生活+实践”,是一个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过程。
  最后,我想说:“浙江大学无限大,给你无限可能。”
从集体到个人
“这样的经历,以后很难再有了。我不希望你们在军训后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这是副连长在9月8日早训时说的话。虽然平淡,却很有分量。
  9月14日那天中午,军训结束后第一次独自来食堂用餐,突然发现,食堂里没有了成山成海的绿军装,没有了长长的队伍与忙碌的身影,突然心内一颤。“曾为流离惯别家”,一直在外地读书的我,觉得上大学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可是军训结束的那个中午,在食堂里,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餐盘里,最后,泣不成声。“你要好好珍惜这段经历,因为,你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生活了,这种集体的、令行禁止的、有高度约束力的生活了。”我在微信里,对正在上海军训的朋友如是说。“我一直在想,我们每天10米远的距离来来回回走正步有什么意义?看了你的话,我似乎明白了。”朋友在微信里回复。
  用最通俗的话说,军训,最后一次有人严管的集体生活,从此以后,一个人的生活,可能基本靠自律。
从自发到自觉
每一堂课开始时,老师们都问同样的问题:你们选择这门课程,是为了做“国之重器”,还是把文凭当做找工作时的“敲门砖”?
  宋末学者刘壎在《答友人论时文书》中感慨良深地写道:“士大夫沈痼积习,君亡之不恤,时文乃不可一日而废也……斯文也,在今日为背时之文,在当日未亡国之具。夫安忍言之!”回顾历史,我们是否应想办法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一直以来,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地方。当我们背起行囊,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正如竺校长所说,我们来做什么,毕业之后,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上述感悟仅限于初来乍到者的最初体悟,“浙大印象”还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