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水千山中丈量来时的路

时间:2017-10-30浏览:357

为引领当代青年明确历史使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204位求是学子奔赴四川、湖南、江西等15个省份开展暑期“红色寻访”主题活动。活动以爱国爱党为核心,以红色教育为主线,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充分展现了蓝田学子怀抱理想、立志担当的青年风采。
  适逢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西迁办学纪念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蓝田学子以“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沿着“文军西迁”“红色井冈山”“红岩革命纪念馆”“百色起义红色教育基地”等线路进行实践。寻访过程中,蓝田学子感受着那个年代的纷乱与动荡,接受党史国情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将历史使命牢记心间。
  蓝田学子在贵州、四川、河南、湖南、广西五个长征路线省份开展了为期共42天的寻访活动,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大别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百色红色革命地、湘潭革命教育基地等地,走访了当地老红军、老党员,听一次红军故事感受历史,当一回宣讲员传播精神。在寻访过程中,蓝田学子沿着红军的足迹重回革命年代,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誓做时代高才。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要将实践成果及时输出。蓝田学子采用人物专访、问卷调查开展专题调研,共形成调研总结报告21份,共计文字达20余万字,涵盖了红色旅游现状、革命精神传承、红船精神认同等方面。在寻访过程中,蓝田学子深入基层,追寻红色根源,一本本厚厚的宣传册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体现着当代青年浓浓的家国情怀和自觉担负起青年责任是使命感。
  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蓝田学子一直在路上。
  (周琦 杜亚男)
立体地看党发展历程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周琦
       开展红色寻访类社会实践作为党建的一种延伸形式,使我们亲身感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沉重的历史,立体地看到党成立与发展之艰辛,也更加理解党员精神的来源。因此,红色寻访这一过程不仅是对那段峥嵘岁月及其中涌现的伟人的追忆,更能使我们大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
  与此同时,红色寻访活动也为学园平时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些启发和借鉴。在寻访过程中,我们深刻意识到红色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红色”二字,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对于红色文化的热情,红色寻访也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气。
  而在红色寻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将党的知识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我们在实践中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将我们学习的“两学一做”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成长,也是对于学园党建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实践本身便是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方法,从而使得我们对党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党建理论的掌握一步一步巩固强化。
无字书谆谆教诲
2016级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 蔡国鑫
       此行我们瞻仰了党史上那些先贤的故居、纪念馆。他们,或在时局艰难时仍然坚定革命目标,或选择白手起家为祖国建设事业做贡献。陈列馆中每件遗留的事物,每条记述历史的文字,都蕴含着他们的情怀与意志,一次一次地冲击我们的心灵,亦带来灵魂上的沉重,那是责任的重量,那是老一辈共产党员对于我们传承红色精神的殷殷期盼。
  红色情结便忽然涌出了,根本无需师长殷殷教导,最深刻的红色印记存在于经历过深刻的人心中。如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对于传统的革命记忆越来越模糊,它更多时候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无法真正理解但又被迫去学习的东西。通过实地寻访考察,现场聆听演绎的方式,红色文化就能够更加容易地被青年接受、理解和体悟。
  如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负责人说的那样,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从人文的角度,传递红色革命理想教育”,这样使得我们对于红色的理解不再是固化的认知,而是深入学习的过程。我所理解的红色文化,是一辈人的心血,是一个时代的凝结。
找到报国的新思想、新道路
201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 盛欢欢
       列车窗外,赣湘黔的景色依次变换。八十年前,浙大师生翻山越岭,历经两年多到达黔地;如今,我们乘着飞速的列车,穿过大山,飞跨河流,前往贵州再续求是缘。那时,我在追忆校史的同时,不禁对中国八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心生感慨,对党和国家心生由衷的敬意。
  还记得前贵州民族学院院长、浙大校友安毅夫老师在采访中说道:“当时我很迷茫,报国心切却又不知走哪条道路。起初抱着工业救国的想法,学习机械工程,后来我又想经济救国,之后又萌生了教育救国的想法。而且当时在湄潭,许多浙大师生越来越发觉资本主义是救不了中国的,我们就开始接触共产党,学习马列主义。当时我宿舍的床下都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专业学习之余我总会翻看,希望能找到报国救国的新思想、新道路。”
  今日,我们在无数爱国救国志士的共同努力下都迎来了新的辉煌岁月。(整理: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