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扬帆正当时

时间:2017-11-17浏览:1218

本报记者 马宇丹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浙江大学多项指标位于全国高等院校前列:按照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进行统计,SCI收录论文6231篇,位列国内高校第一;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收录篇数、SCI被引篇数及次数均居国内高校榜首;发明专利授权1738项,排名国内高校第一。
  2017年7月,《细胞》杂志刊登了浙江大学曹雪涛院士研究团队的论文。时隔3个月,浙江大学朱永群教授团队又在《科学》杂志上发文。浙大连发两篇国际最高水平论文的消息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关注。
  创新驱动发展,科学引领未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技术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科研发展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风劲扬帆正当时。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前瞻谋划,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领域,培育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健全学科开放和交叉融合机制,提升校内科技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优化多重链接的服务网络格局,发挥优质创新资源辐射功能。

紧跟前沿 培育重大科研成果

“我们使用的材料不但‘专一’,而且‘胃口’很大。更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每四个乙炔分子可以手拉手,形成团簇,材料的‘胃口’就更大了!”邢华斌教授研究团队针对气体分离过程中普遍存在选择性和容量难以兼具的现象,首次提出了离子杂化多孔材料吸附分离乙炔和乙烯的方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6年5月的《科学》杂志。三位审稿专家给予文章很高评价,认为文章报道的吸附分离性能非常令人惊讶,在乙炔分离领域设立了新的标杆。
  在浙江大学,还有许多像邢华斌教授研究团队一样的创新群体。浙江大学校党委书记邹晓东在2017年暑期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浙大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要更加主动服务创新驱动战略,主动提高承载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主动服务浙江“四个强省”建设,为提高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在国际学术前沿不断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在《科学》《自然》《细胞》上共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2015年,张传溪教授团队发现了控制昆虫长短翅型可塑性发育的分子机制,提出了2个胰岛素受体调控翅型分化的信号通路模型,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2014年,彭笑刚教授课题组与金一政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刊登于《自然》杂志;2013年,范衡宇教授课题组的最新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研究为了解卵巢早衰、妊娠失败等女性不孕不育疾病的病因提供了全新的认识;同年,该杂志还刊登了叶升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第一次解析了细胞分裂蛋白FtsZ所形成的原丝纤维的三维结构,为广谱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了依据;还是2013年,曹雪涛院士课题组在《细胞》上为病毒逃逸天然免疫细胞的监控和清除提出了新途径、新观点。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强调,要把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动力源泉,紧跟世界学术前沿和时代发展脚步,构建开放协同的大科研体系,坚持内涵发展,更加突出原始创新,全面提升创新质量,力争在更多科技领域提出有独到见解的中国方案,努力在科技前沿领域实现更大创新突破。
  浙江大学有一支科研团队,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提出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废弃物和生物质等低碳能源、降低能源利用过程的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坚持协同创新和集体攻关,引领该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是国内外公认的领先团队。在2017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上,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浙江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中,共有9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表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开展高水平研究,凝聚领先科研成果。浙江大学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获得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和“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项目分别荣获2012年和2013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科技(学)十大进展名单上也频频出现浙江大学的身影:高超教授课题组研制成功世界上“最轻材料”;李兰娟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获突破,并成功研发首例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彭笑刚教授课题组与金一政教授课题组合作,用溶液法制备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重视创新理论、思想和文化成果,积极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贡献智慧与方案。2012年,《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出台,部署文科发展工作。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模品质稳步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能力显著提升,2011年至2016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182项,6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际发文表现优异,2014-2016年A&HCI和SSCI收录论文数分别位列国内高校第一、第二位。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奖数不断增加,基础理论研究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在高层次获奖中表现不俗。《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和《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中国农业农村再出发》分别获得第六届和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汉语俗字研究》获第二届思勉原创奖,《鸟虫书字汇》获2014年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读书·修身·治家——<曾国藩日记>阅读札记》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另有11项成果获得第六届和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4项成果获得第十七届和第十八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前瞻谋划 完善一流学科布局

2017年11月ESI数据显示,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ESI前100位,居全国高校第二;本轮新增计算机科学学科,共计8个学科进入前1‰学科,5个学科进入ESI前5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吴朝晖指出,到2030年,学校要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高峰学科数量全国领先,更多优势学科达到世界前列水平,成为推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他还表示,要布局会聚交融、共生共享的创新网络,推进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持续优化一流学科布局,完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
  按照“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的战略思路,浙江大学强化前沿基础引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化特色发展引领,打造学科特色亮点和新增长点;强化学科会聚引领,提升跨领域融合创新。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牛鼻子”。浙江大学始终把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号工程”。2014年学校筹集25.6亿元资金启动实施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进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发展,近年来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升。2015年12月,浙大启动“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催生重点方向、重点人物、重点成果、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卓越影响力,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品牌学科。2016年4月启动“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通过对骨干基础学科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经过两个五年时间的建设,极大提升学科实力水平,实现浙江大学基础学科的全面复兴,形成一批学科高峰。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风雨操场北侧,有一个占地约2000平米的展厅,在这里可以看到2013年和2014年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小型组冠军的足球机器人、曾服务世博会的海宝机器人、多次获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大鼠机器人等众多先进科技成果。
  展厅的背后,是杨华勇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浙江大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技联盟,联盟以成为我国高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重要研发和转化基地为目标,整合了校内理、工、信、农、医五大学部,机械、控制、电气、海洋、计算机、生工食品、生仪、信电、农学、航空航天、医学等学科的30余支研究团队。
  2016年,浙江大学全面布局实施“16+X”科技联盟建设工作,积极探索面向“十三五”的重大项目组织机制,努力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互融的系统解决方案,为解决重大科技难题、共性关键技术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技联盟就是首批部署的16个联盟之一。
  浙江大学有一批整装待发的“交叉创新团队”,他们将作为排头兵积极应对“大数据”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冲击。2017年1月,“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创新团队”“大数据+网络舆情创新团队”“大数据+语言规律与认知创新团队”等6个浙大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率先立项签约。据了解,为着力解决学科前沿领域的关键学术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实践问题,浙江大学于2016年设立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深度开展文理大交叉研究,培育大数据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平台。
  2017年7月,浙江大学启动“中国家庭大数据库建设”项目,以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开展数据挖掘应用,构建线下抽样调查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和政府政务数据“三位一体”的“中国家庭大数据库”,为学校智库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提供研究所需的实证数据。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持续推进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交叉平台建设,立足于开展理论性、基础性和探索性的学术研究。
  中国高等院校能否为人文社会研究打造一块提供纯粹研究环境和尽心学术支持服务的“学术特区”?浙江大学率先开垦试验田,在2015年成立人文高等研究院,致力于建设成面向华人世界乃至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学者的优质学术研究、交流平台。运行两年多来,不少原创成果得到培育,这种创新模式也在学界产生出一定影响。

技术创新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始终坚定核心使命,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立足自身学科优势,全方位、多领域联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着力破解创新发展技术难题,在能源环保、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农业与生态、生命健康、军民融合等领域形成一大批科学成果。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浙江大学持续推进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全链条创新,助力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真希望把更多的科研应用到临床上,救治更多的患者”,李兰娟院士领衔的项目团队,与病死率高达80%的重症肝病斗争14年,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降低了重症肝病患者的病死率,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治愈好转率由11.9%显著提升至78.9%,推广李氏人工肝至31个省市,治疗肝衰竭10余万例次。王建安教授课题组历经10余年完成的“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首次提出并建立干细胞缺氧预处理、构建靶向结合能力的生长因子等多种增强心肌修复能力的新技术,推动了干细胞研究与应用。“设备的‘身体’进来了,‘大脑’还在人家手上,我们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孙优贤院士领衔的项目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适应性、可大规模应用的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给中国的装备工业配上了中国自己制造的“神经中枢系统”。由于受技术限制,我国大型舰船动力传动与推进装置曾经主要依赖进口,威胁我国的国防安全。针对这一现实困境,童水光教授团队成功研发了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振动和低噪音船舶动力推进系统,并实现了我国大型舰船动力传动与推进装置的自主设计制造,大大推动了我国大功率船舶的快速发展。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在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征程上,浙江大学的科研团队作出了突出贡献。
  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说,浙江大学要始终坚持底蕴、品质、特色、声誉优先的内涵发展道路,促进交叉融合创新,加大标志性成果引导与培育,持续增强成果转化能力。“我们的目标是,让燃烧煤炭变得比燃烧天然气更干净”,通过为遍布全国的300余台燃煤锅炉加装新型清洁设备,高翔教授和岑可法院士团队让人们看到了大幅改善大气质量的希望。研究团队面向发展清洁用煤技术、保护大气环境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发的燃煤高效脱硫技术和高效烟气催化脱硝关键技术,为我国“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土壤污染严重的现实环境,朱利中教授团队潜心研究十余年,致力于为受污染的土地解毒,提出高效、低价修复受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物、化学方法,也为全方位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出新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浙江大学从未停下步伐。
  世界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浙江大学积极助推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2015年1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南印度洋下潜,首次采集到海底高温热液区流体,并测量到一个热液喷口的温度为352摄氏度,协助其圆满完成使命的关键性设备——热液采样器等机电仪器就出自杨灿军教授研究团队。2016年,南海海底观测网络试验系统成功完成了在中国南海的海上布放、深海组网接驳测试、海底持续观测等建设任务,该团队研制的接驳盒设备顺利完成海底观测网络的组网接驳任务。今年3月,中国“探索一号”科考船顺利回港,取得多项世界级重大突破,团队研制的国际首例万米深渊保压气密取样器上获得2800毫升保压气密水样,实现了世界在万米深度获取保压气密水样零的突破。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部署,浙江大学对接国防科技重大需求,加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2016年8月,无人机研究中心研制的“沙锥”高空高亚音速隐身无人机在西北某基地成功完成首次工程应用任务;2015年9月,浙江大学金仲和教授研究团队自主研制的2颗新一代皮纳卫星——皮星二号成功发射;柯映林教授领衔的浙大飞机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团队攻克了一系列飞机数字化装配领域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打破了西方国家在飞机装配领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

人文传承 联接国家重大需求

邹晓东指出,要在“顶天立地”中履行大学责任,攀高峰,入主流,全面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要面向重大需求,面向学术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规划和争取重点项目,布局重要基地,培育重大成果,作出重大贡献。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以“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责任,把传承先进优秀文化作为精神基因,全面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特色智库,开展了一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浙江大学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努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2013年起,浙江大学开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2017年3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年9月,浙江大学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敦煌莫高窟第220号窟是中国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2014年11月,这个洞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特展《原真记忆浙大·敦煌》上亮相。这件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团队历时4年完成的装置艺术作品,高保真地还原了敦煌洞窟里里外外的所有细节。
  围绕建设文化强国和“一带一路”倡议,浙江大学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对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与传播,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重大专项,成立“文化遗产学科发展联盟”“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等支撑平台,充分发挥文理交叉的学科优势,在数字化文明、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探索,《宋画全集》《元画全集》《中华礼藏》《龙泉司法档案》等一批标志性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浙江大学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需求,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APEID联系中心等合作平台;筹备成立“中华译学馆”,计划出版“中华翻译家代表性译文库”“外国思想家评传译丛”等一系列外宣项目;承担“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等项目;实施“东亚汉典”研究计划,全面发掘梳理这批总数超过十万种、数十万卷的域外汉典,厘清书籍传播历史脉络,构建东亚汉字文化圈独特的文化交流模式。
  浙江大学逐步确立了“1+X+Y”的智库建设体系。根据体系规划,依托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及相关研究机构,整合“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及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等学术资源,浙江大学建立了“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6月,该中心纳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浙江大学同时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促进智库成果转化应用,在区域经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民营经济、土地政策、民生保障、司法文明、非传统安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逐步形成浙大特色与优势,决策咨询研究与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顶天立地 构筑高强服务体系

“我们的学科成果转化工作并非是偶发的、零散的,而是依托于浙大与当地政府共建的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2015年,我国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最大的中药数字化精制提取生产线在江苏一家大型药企顺利投产。浙江大学刘雪松等5位教授以及他们的团队是这家企业的“智囊团”,而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现已有9个散布全国的“兄弟”。
  2013年,“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落户浙江大学;2014年,浙江大学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签署协议,共同成立食品与人类健康联合研究中心;2016年浙江大学与华为联合共建电磁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就在2个月前,浙江大学作为主要研究力量之一的之江实验室挂牌成立。
  浙江大学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构建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以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和转化医学研究院等五大研究院为支撑的研究架构;实施大企业合作工程,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化与全国龙头企业、浙江省骨干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促进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发的齐头并进;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国家化技术转移。
  浙江大学优化多重链接的服务网络布局,推进“两边两路、一个核心”社会服务战略布局,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紫金众创小镇为抓手,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同时谋划实施资源大省和沿海经济大省这“两边”,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和“西迁之路”沿线区域这“两路”的重点合作项目,形成以浙江为中心,扇形辐射全国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网络体系。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把握综合型大学定位,完善构建一流引领、综合交叉的学科生态体系;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把握研究型大学定位,形成顶天立地、高强辐射的科研格局;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把握创新型大学定位,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培育重大文化传承与创新成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时代的浙江大学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的科技工作理念,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营造氛围,扎实推进科学研究迈向新的更高水平,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建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