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潜霁暄
他是导演,是编剧,也是独立音乐人;他曾荣获多项令人瞩目的大奖;他在百度百科中拥有专属词条。在外人看来,去年从浙江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陈骁强,可谓风光无限。而他其实并非一帆风顺,在毕业设计的道路上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幸而众筹帮了大忙才有惊无险。
众筹之选:最后的机会
在校期间,陈骁强曾导演过《困境18:13》《死亡倒计时》《没有星期天的人》等多部微电影作品,处女作《困境18:13》更是零成本获得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的优秀影片奖、“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最佳影片奖。
他有好故事,也有讲好故事的能力。早在2016年年初,陈骁强就开始着手准备毕业作品——网络大电影。未曾想,投资方突然撤资,创作资金匮乏,拍摄计划于同年4月被迫搁浅。一方面,自己十分看重的毕业作品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面对“优秀的剧本配上二流的灯光摄影”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距离提交毕业作品初稿的时间越来越近,在5月上旬之前完成一个新的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延毕的压力与日俱增。
一筹莫展之际,同班同学众筹成功的消息突然传来,对于如何拯救自己的毕设,陈骁强的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
众筹之路:惊险与惊喜
从2016年4月21日到4月28日,短短7天里,共有33人参与支持,集资金额达2171元。但由于陈骁强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拍摄微电影上,没有重视宣传推广,五月伊始,众筹项目几乎陷入停滞局面。5月1日至5月12日出现了无一人参与的长时“空白期”,一直到5月17日——众筹项目时间过半时,筹措金额只比4月多了6元。按照规定,若众筹金额未达到预定目标,众筹即告失败,先前所筹资金需全额退还给支持者。同时,这也意味着陈骁强的毕设很可能无疾而终。拉弓没有回头箭,微电影的先导片已经在众筹网上发布,如何在剩余的时间里众筹成功,成为摆在陈骁强面前的一道亟需破解的难题。
6月14日,众筹的最后一天,此时的众筹金额仍与陈骁强的目标相距甚远。在失败的结果似乎已经注定的时候,陈骁强试图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开始在各个渠道广泛宣传。没想到,恰恰是这最后一搏换来了令人惊喜的结果。6月14日凌晨,支持者不断加入,3000元、1500元、2000元……筹措资金越来越多。截至2016年6月14日15时,筹款超过100%,共计15009元,众筹最终获得成功。7月22日,陈骁强在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无用者联盟(NULL)》的成片,这部承载着众人支持的梦想之作最终斩获第六届视友杯全国高校电视奖微电影组一等奖。
众筹两端:信赖与责任
“参与众筹项目的支持者很多是朋友或者认识的人,他们愿意这样帮助我,我非常感激”,陈骁强说,“这些钱包含着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对我的信任。”于是他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并在网上详细列出每一笔资金的具体用途。拍摄结束后,陈骁强更是第一时间给支持者送去了感谢信及承诺的回馈,包括影片的电子海报和实体海报、影片创作心得分享信、影片实体光盘等影片周边。“众筹不是一种捐款,而是一种新颖的形式——我为我想看到或者想得到的结果先行支付报酬,最后获得一定回报。”在陈骁强看来,众筹双方是平等互利而非施舍救济的关系。因此,陈骁强在众筹过程中始终秉承对支持者负责的态度,更加注重众筹产品本身的价值。
一位参与了陈骁强毕设众筹的支持者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接触众筹,很高兴参与其中!在这个项目中,我看到了发起人的用心,也感受到了充满其间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