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2016年6月,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并开展“新工科建设”,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当前,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
浙江大学作为工科优势高校组的牵头联系单位,统筹指导了各院系的“新工科建设”发展。信电学院实验中心和校工程电子设计基地在校院领导的帮助下,积极分析“新工科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长期承担各级工程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的优势,努力从强化学生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入手,设计并研制新型复杂工程系统实验设备和软硬件装置及实验内容,分别在《无线网络应用》、《电子工程训练》、《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应用》的通识课等低年级课程实验中进行探究性工程系统设计体验教学改革,并与《电子系统设计》、《电路基础》、《射频与通信系统》等高年级课程有机结合,特别是在《现代移动通信与物联网应用》和《电子系统创新设计高级实验》等课程中引入企业专家和先进软硬件技术到课程实验中,形成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特点鲜明的工程实验体系和实施机制,并与大学生学科竞赛有机结合。近五年来,在学校、学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更新了561多套实验设备软硬件装置和出版十多套实验指导教材,形成了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主导的工程实验教学新途径。培养了100多名学生获得全国和省校学科竞赛奖,并在深造和就业中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信电实验中心和校工程电子设计基地不断寻求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解决方式方法,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向纵深发展。
2017年8月,由信电实验中心和校电子设计基地发起,浙江大学与大唐电信主办、信电学院承办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与电子信息类课程实践改革教育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为主题,邀请了两位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一位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专家组委员,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教委会委员杨毅刚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王志功教授,亲临现场进行政策讲解与咨询。浙江大学罗建红副校长莅临现场,信电学院院长章献民教授、副院长杨建义教授、党委书记钟蓉戎也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50多所正在筹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的100多位中高层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浙大罗建红副校长与参会领导和专家等合影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光新、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院长杨毅刚代表论坛主办方致欢迎词。随后,两位教育部专家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及新工科建设等从政策方面进行了解读,并通过真实的案例具体分析了认证对院校在软硬件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
2017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教育高峰论坛合影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院长杨毅刚发言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光新院长发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王志功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信电学院院长章献民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信电实验中心主任金心宇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实验中心和校电子设计基地张昱博士/高工发言
高峰论坛上,浙江大学信电实验中心主任金心宇老师和张昱老师介绍了浙大在电子信息类工程教育与新工科建设中的改革过程和体会以及对新工科建设中相关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划。到会的专家和领导对浙江大学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从2012年就开始深入的工程教育改革合作,从3G的TD-SCDMA实验室到4G的TD LTE等工程教学实验室的成功案例予以了肯定,为学生在校园里架起了理论专业学习通向工程应用的桥梁。来自各个院校的领导和专家纷纷表示赞同,并对信电实验中心承担的探究性实验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通信工程系副主任吴宣利教授也在论坛中作了报告。对浙大信电实验中心工程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加2017教育高峰论坛的嘉宾对本次会议反馈最多的就是“干货满满”,并对浙大信电学院在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方面解决方案能力和成效的表示高度认可。并对信电学院与大唐移动等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并构建复杂工程实验教学环境的模式很感兴趣。
教育高峰论坛结束后的几个月来,已有十多所高校的相关院系领导和教师前来浙大信电实验中心和校电子设计基地参观交流,共同提高,一些重要的教学模块和经验正在向其它院校辐射推广应用,体现出浙大信电学院在我国工程教育方面的优势,促进了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深入进行,这也同时也促进了信电学院新工科建设的发展。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