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魏家伦
作为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魅力。这座城市由俄罗斯最伟大的沙皇之一彼得大帝建立,被称为俄罗斯的“文化首都”。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就坐落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今年寒假,我校十七名同学奔赴这所顶尖高校,开展了为期13天的寒假文化交流。
此次交流项目的一大特色是开设了很多讲座,包含政治、历史、俄语和艺术等方面。地球科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梅玮烨对艺术主题讲座印象很深,“讲座围绕俄罗斯的本土艺术展开,老师分享了圣彼得堡周边建筑风格等内容,加深了我对俄罗斯艺术风格的了解。”
除了收获丰富多样的知识,大家还通过这些精心设置的课程,近距离感受到俄罗斯老师的和蔼可亲。“大家对俄语课的参与度是最高的,我们的老师是一位脸上时常挂着微笑的优雅的女性。”梅玮烨说,“在课上,她专门为没有俄语基础的同学安排了特别小组,平时教学的过程中会给予特殊照顾,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大家训练发音。除此之外,还教大家演唱一些俄罗斯传统歌曲,给大家介绍传统服饰的穿着礼仪。”
文化之旅又怎能少得了参观体验?在俄罗斯的2周时间里,大家参观了冬宫、俄罗斯博物馆等地,而其间的彼得保罗要塞之旅更让队员们难忘。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参观当天,铺天盖地的白雪笼罩着整座城市。团队成员们走过一道冗长的走廊,来到了彼得保罗大教堂。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陵墓,许多大公也附葬于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队员们踩着厚厚的积雪,有疾风掠过,卷起了一阵雪的旋风。冰冷的石碑,翻飞的白雪,原本庄严肃穆的教堂更显得寒冷逼人,呼啸的风声仿佛是长眠于此的沙皇在哀叹。”任应超回忆。
天气严寒,但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热情。交流期间,四名队员专程去观看了一场中俄两国队员之间的冰球比赛,碰巧成为了当场仅有的四名中国观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出现在大屏幕上时,他们恰巧被一位非常喜欢中国的老奶奶看到,于是她激动地穿过人群跑来跟队员们相见。“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四是四十是十”老奶奶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喜爱,还表演了自己的拿手绝活——绕口令。“你们是现场仅有的中国人,你们一定要为中国加油!”开场之后,老奶奶用俄语喊一句“中国!”,四名队员跟着喊“加油!”,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俄语非常感兴趣的任应超说:“我在学校选修了俄语,这次可以跟班上结识的朋友一起探访美丽的圣彼得堡,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是一段太美妙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