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全称为“智能车——教育机器人”的产品是纯浙大制造,研发团队由11名浙大学生组成,他们主要是浙江大学机器人协会和3D打印协会的成员,分别来自能源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生仪学院以及教育学院。
教你搭机器人的机器人
“我们的产品配套有相应的多媒体课程,所以更为严谨的定义应该是承载机械、电路、编程三方面机器人知识的课程教具。”研发者之一,15级本科生杨铭森介绍说。
系列产品针对的群体是小学生。杨铭森表示,“当孩子能自己做出一辆巡线智能车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对其中的知识产生更多兴趣。”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孩子首先要对产品进行装配,然后会插接逻辑电路,最后通过图形化编程来学习代码的内在逻辑。智能车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枯燥的知识,如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等,变得有趣生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为其日后进行机器人相关比赛以及学习相关专业打下一定基础。
目前,教育机器人已经在四年级学生的教学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十分喜爱智能车的操作,家长们也普遍表示该产品对孩子的编程及电路知识的入门有极大帮助。除此之外,团队取得了更进一步的成功,“我们和诸暨荣怀学校达成合作,使用智能车系列产品在荣怀小学开设了一门机器人课程。”
为孩子而造的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的原型是一款名为Anycar的小车。多年来,机器人协会借由Anycar这套较为成熟、操作简单、亲和力强的教具,向对机器人感兴趣的浙大同学教授一些机器人知识。而研发团队的目标,是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发一套机器人入门首选,Anycar的特点与其比较吻合,这也是团队选择以其为基础研发智能车的原因。
由于产品的用户定位比较特殊,无论是某些组装困难的部位,还是材质相对容易折损的零件,都会给孩子带来糟糕的用户体验。但这恰恰是研发初期难以避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调研了很多市面上的竞争品,比如makeblock的mBot。”杨铭森表示。
在吸取了许多竞争商品中的优势,尝试了许多种拼装结构、电路接口、材料之后,团队成功地根据用户的反馈对产品进行了体验优化。总之,一切都是为了迎合孩子的需求。(王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