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历史中走来

时间:2018-05-24浏览:432

1、在整理老书的过程中,最感触的大概是觉得时间过去这么久,竟然还能够找到有关这些书的一星半点的记录,甚至在旧书市场还能找到第一次出版的书籍,封面上誊写的字体经过岁月的磨蚀依旧清晰可辨,才当真意识到资料保存和记录的重要性。

在找关于老书的故事的时候,意外的重新认识了身为稻作学家的卢守耕教授。他在浙大西迁的路上时,亲自插秧种麦,言传身教为重视基本功传授的农学院的学生们做示范,带领全院师生克服艰难险阻,坚持科研教学,可谓“间关千里,弦歌不绝”,大概这就是那时浙大的老师们最真实的写照了。“唯有鞠躬尽我瘁,聊效献曝乐余岁”,这是卢守耕教授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千千万万的西迁教授们对自己的要求,育人之本,立德树人,一直被践行着。

(陆倩宇)

2、我对泛黄的老书一直有种谜之亲切与亲近感,虽然也很少看这种……但那种糙糙的质感和带着点潮潮的味道却蛮吸引我,所以整理老书的故事相关内容可以说虽是一种“任务”,但更多觉得是愉快的体验。

整理老书资料时,我通常会从书籍本身的内容,此书的评价,写书背后的故事,亦或是作者生平相关等等各方面入手进行查阅,然而相关文献的匮乏,电子资料的缺失,常常使得一些过去的故事难以查找或证实,但各种资料轮番“搜刮”一遍,总是能获得一些书本背后的故事——社会背景、作者人生道路、书籍出版过程等,这些可能便是作者或阅读者生命回望时候的坐标。

这些老书都与浙大有关,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之变幻,独特个性与时代特色。在我整理的几本老书中,《果树园艺学》作者吴耕民老先生在自我评价中说,“我是一个平凡的农业工作者,一生无大发明和创造,唯因从事园艺工作较早,仅在园艺科技上做了一些启蒙工作。”其终身为学术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却不计名利的坦荡胸怀可见一斑。无论是老书中所著内容,还是作者的胸襟,都是曾经的时代留给我们的财富。

老书的故事总是能由薄读到厚,白岩松曾说,在中国读书的好时代,可能才刚刚开始,我对此深信不疑——读且行,总有欢喜。

(谢臻)

3、搜集着老书作者生前的点滴,仿佛重走了先生们的人生。然而每每却又感叹于文字的单薄,无法将他们的一生淋漓尽致地呈现。

《比较教育》的作者王承绪先生,曾经被他的学生评价为其一生有三爱——爱国家、爱学生、爱书籍。完成学业后,即使身处二战时期他也毅然回国,赤子归心似箭,何顾山水万重;为了带回珍贵的书籍资料,在机场费尽周折;八十多岁仍然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他上课常常一上就是一整个下午。虽然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并没有找到直接记载先生撰写《比较教育》时的感想或是历程,但是透过别的作家或者记者笔下的小细节,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梅光迪先生的人生似乎比王承绪先生更加曲折。因为处于新文化运动的特殊时期,梅光迪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担当使得他参与创办《学衡杂志》,他希望通过撰文介绍西方古代重要学术文艺以及近世学者论学之作来实现融新变故。他一生所学所教,均为文学,但与同时代民国文人相比,他述而不作、不急求出版,以致世人对他了解无多,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处在不同历史节点上的他们,因为同样的爱国与兴国热情交汇在后人的世界。他们都拥有令人敬仰的人生,但是那些曾经被记录的细节却最能呈现出他们鲜明的个性,阅读过程中,仿佛能看到蔼然的老者从历史中缓缓走来,带来历史的沧桑感和鲜活的思想。

(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