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迟写二十多年的稿件

时间:2018-11-09浏览:351

徐忠友

写了大半生的稿子,这是我第一次向《浙江大学报》投稿,投寄的是一篇迟写二十多年的稿件。

今年5月,我从浙江省委统战部情系中华杂志社退休。在办手续期间,我向在省委统战部挂职过的浙大党委统战部联络工作室主任许书颖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几十年来收藏了一批珍贵的新闻史料,可否在浙大给我找个地方,我打算捐献出来创办个浙大中国新闻史料馆。过了大约一个星期,我接到浙大档案馆马景娣馆长的一个电话,她约我有时间到馆里交谈一下。就这样,告别了省府大院的我走进求是园。马馆长安排了当时分管特种档案工作的胡志富副馆长等同志接待了我,彼此聊了一会儿后,他们便带我到库房参观。

沿着长长的走廊,我们来到校档案馆的516室,只见上面挂着一块写着“沈德绪档案室”黑体字的小牌子,瞧了一眼的我瞬间感到有点条件反射地发了一下呆。

档案室的门很快被打开了,我们走进库房,只见里面靠墙的档案柜、书柜里装满了书籍和各种档案资料,在东面的墙上还悬挂着一个巨幅镜框,镜框里的工作照呈现出一张熟悉的脸庞。

“果然是您,沈德绪教授。”我心里轻轻地叫了起来。我与沈教授的相识是1997年初,当时我在《浙江青年报》当编务室主任,同时兼任浙江省学生通讯社秘书长与编辑部主任。

一天上午,有位老者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笑眯眯地向笔者介绍:“我叫沈德绪,是浙农大的教授。前段时间在报上看到浙江省学生通讯社成立的消息,这是件很好的事情,可以让学生们得到新闻写作的锻炼。我在教学中发现,目前有些学生已有重商轻农的苗头,我想就这方面的问题向您反映一下。其实,搞农业科技是大有可为的。我与香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是同班同学,他写了14部小说,成了亿万富翁;我出版了14部学术著作,虽然出书还要给出版社掏点钱,却为中国农民增收580个亿,我觉得绝对值并不比他低。”

仅这几句话,我便发现沈老不仅在教学方面反映的观点可以写篇稿子,而且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也值得认真采写一篇人物专访。只是因为上午9点钟刚好有个编务会,我便请沈老先回去,次日我再登门采访。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两名学生记者来到杭州凯旋路边浙农大生活区沈老的“教授小楼”上。他把我们请到书房中,我们发现里面的陈设既是一个小小的图书资料室,又是一个大大的家庭档案馆。15个平方米的房间四周靠墙壁一圈,摆着8只大书柜,里面的书和资料都排得整整齐齐,空气中飘着一股书香味。

采访开始时,我便发现沈老的与众不同。他右手拿着一根教鞭,站在书柜的面前,指着里面的有些书和资料讲解起来,就像给我们上课一样。更独特的是,他左手还握着个小录音机,就像记者采访一样。他向我们解释说:“你们这次采访将会被全程录音,并将作为档案永久保存。”

“哈、哈。”我们都意外地笑了起来,但觉得还挺有趣的。

接着,沈老还把我们带到他的一个小房间里,只见在床头的墙壁上,挂着一块“荣誉板”,凡他参加文体活动所获的奖状、奖牌、奖杯、奖品等,包括奖到的一张毛巾也都挂在上面。真是别具一格。

等沈老带我们在怀里转了一圈并讲完“开场白”后,我们便开始提问。沈老一边回答,一边从书柜(或者说他的档案柜里)取出书本、日记、证书、手稿、表格、照片等佐证,甚至还放录音给我们听。我也算是个阅人不少的“老记”了,但很少遇到过准备这么充分的被采访者,这与他的档案资料保存意识颇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详细采访,我们了解到沈老的一些人生经历。1943年夏天,在江西全省会考和升学考试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当时迁址于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并确立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

浙大西迁湄潭办学时,沈德绪便参加工读,获得少量报酬贴补生活。他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学生自治会中,他被选为生产部长,课余时间常带领同学们种蔬菜、养家禽,努力改善伙食,曾荣获竺可桢校长授予的大功奖。他业余爱好广泛,还被选为学生部康乐部长,组织同学们开展文艺演出等抗日宣传活动。

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原址复学。1947年,沈德绪留校在园艺系任助教,兼职筹建园艺场。他与恩师吴耕民共同进行蔬菜引种和选育种工作,曾从杭州市郊古荡的农家萝卜引种后经7年实验,培育成了全国闻名的“浙大长”萝卜,后又从引进的番茄品种中选出“早雀钻”等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在多年引种的基础上,沈德绪又开展了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即使在“反右”、“文革”期间等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被下放农村劳动的他仍坚持农科试验研究,将一批可贵的育种原始材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1978年,他成为中国果树专业首批硕士生导师,并担任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果树育种学》的主编。1985年,他又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果树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同年,浙江农业大学果树学科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他担任了学科负责人。

由于沈教授在园艺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他曾被有关媒体誉为“浙江的米丘林”。1977年浙江省园艺学会恢复活动后,他先后当选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特别是1985年至1993年间,他还连续当选两届理事长。1989年,他被选任为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1993年,中国柑橘学会成立,他当选为首届副理事长。

采访结束后,沈老给我们品尝了他培育的桔子,外黄里甜,味道真是好极了!

此事有变的是:回到报社几天后,我就调到北京《中国企业界》杂志社当社长办主任,因刊物不便发这类稿子,所以我采访沈老的稿子就一直没写出来。后来我从北京回到浙江工作,曾向浙大的一位教授打听到:沈老已于200282日,不幸突发心脏病逝世。对此,我心里感到非常愧疚。

在此,我要非常感谢浙大档案馆,是他们接收保存了沈老的全部档案材料,让我在二十多年后与已故的沈老进行了一次人与档案之间的“阴阳对话”,也让我写出了这篇与采访时隔二十多年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