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财观

时间:2018-11-30浏览:721

周天肖,土地管理,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的主要收入是学校的月钱和导师不定期的补助。对于资金的理财,不把钱留在银行卡内,而是把钱放在风险很小的货币基金里,比如余额宝、京东钱包、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日常消费以信用卡为主。除此之外,少量资金参与风险偏高的混合基金和股票型基金,通过指数定投的方法,体验并逐渐建立资金的投资观念。

刘司宇,金融学,大二

我认为,大学生作为理财主体具有其特殊性。1、普遍为风险厌恶者;2、收入来源主要为家长,学生兼职普遍收入不高,收入取得方式较被动;3、大学生是社会流行风向的洞察者,消费需求高;4、对金融市场了解有限;5、因为社会阅历有限,大学生是各种金融诈骗的主要受害者。

而且在我看来,理财不等于投资:投资股票、债券、基金不等于理财。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财的最佳出发点是符合现实情况。最根本的是养成正确的财富观念,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其次,懂得协调好每一期的“现金流”,不做月光族,也要懂得赚钱与储蓄。第三,在积极了解身边金融工具、熟知可用于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的基础上,可以试图通过谨慎投资寻求更高的收益率。

叶卓瀚,广播电视学,大二

理财观念:普通大学生的经济活动应该基于生活费的额度来做考量。但不反对大学生去追求经济独立和经济独立之后的理财活动。

首先我不赞同经济尚未独立的大学生拿自己的生活费去做任何理财项目。收益少,且费时费力。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是一种锻炼,但我并不认为拿自己的生活费去小打小闹地“理财”能对成人之后的理财有什么帮助,与其浪费时间去做这些事,不如多系统地了解一些金融知识。

另外,我也很不赞同大学贷,包括过度使用花呗这样的行为。除却创业和贫困的情况,我认为普通大学生并不需要通过贷款的渠道去获取很多的金钱,且在大学里的当务之急不应是消费,而应是积累。何况现在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背负巨额钱款的事迹比比皆是,我们当以之为前车之鉴才是。

黄炜博,机械工程,大三本科生

说到理财,其实就是对自己的金钱的管理吧。主要是对自己收入的金钱进行合理的支出与管理。对于余钱,理财的手段有银行存款,买股票基金,理财保险,网络理财产品如余额宝等。

就我看来,作为大学生,结余的金钱其实并不多。本金不多,指望通过股票基金等赚很多钱也就不太可能了,但这些也可以作为一种锻炼,提高自己的意识。不过,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对金钱的使用有所规划,对自己的收入与支出有一定的控制与管理能力。使用一些记账软件就是理财意识的一种体现。

虽然大学生的金钱不多,但是提高理财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未来就业后的规划能力,毕竟有了工作之后之后收入会增加不少,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会变多。另一方面,还可以预防在校园期间的一些风险,例如校园贷等。一个懂得量入为出的人就不会踏入这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