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一二事

时间:2018-11-30浏览:189

■巫家宏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虽然学生依然没有固定收入,但来自父母的可支配金额却比从前增加。在这个半只脚踏入社会的时期,学生的生活、学习开销不再由父母一手包办,更多时候要求学生自己解决,而主动理财、科学理财的意识,将成为学生将来在社会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为此,我们采访了国内第一位为大学生开设理财规划课的经济学院柴孝武教授,分享关于理财你所不知道的一二事。

理财知识亟待普及“有的学生刚收到汇款没几天,就又向家里要钱,钱花到哪里也不清楚。”柴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理财常见的困境。在他看来,大学生在理财观点上存在着误区,而理财知识也相对匮乏。

首先很多学生存在着不理性的消费观点和行为。因为没有对自己消费能力有清楚认识,而超前消费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导致跟风、攀比现象的出现;许多学生缺少清晰的消费计划,经常出现学期初始花钱如流水,一到期末就“资不抵债”的情况。其次是观点上的误区,很多学生简单地将理财等同于投资,谈起理财必想到基金、股票、债券等。投资理财确实是大学生理财意识增强的表现,但这并不是理财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因为缺乏专业的培养,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理财,更有一小部分认为这是进入社会后再考虑的事。

柴老师告诉我们,“成由勤俭败由奢”,不仅是对治国者的忠告,也是对每个家庭个人的忠告。我们中华民族是“勤劳俭朴”的民族,诚然当下中国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但这样的精神却是不能抛弃的,好的理财能力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

学校的教育是否应当不局限于传统的生光化电、唐诗宋词,能否跟上时代,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要?

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投资自己

关于理财,柴老师提出的第一点便是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理财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分,实际上,理财的过程就是设立并达成财务目标的过程。理财目标并非一成不变,所有的目标都是动态的。

柴老师将大学生活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财目标和攻略。柴老师鼓励同学自己去增加收入,争取奖学金、担任家教或做兼职、推销,还有撰稿、翻译,这些都是很好的开源方式。与之对应的,做好节流工作也很重要,记账、定期存款都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当谈到投资时,柴老师认为:多考几个证书,多听几个讲座,多买几本教科书,在学习知识方面多花费钱财,这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是对未来成长见效最长,效益最高的一种投资。大学阶段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平时将饮食生活搞得好一些,注重营养合理,也可以称为一种营养健康投资。再如,假期游览大好河山,到国外旅游观光,参与一些交际项目,增加人际交往等,也都属于一种人生投资……确实,所谓投资,不就是为了可预见的将来收入而投入金钱吗?所以它绝不仅限于基金和股票,当把金钱用在自己的能力提升上,也是一种投资,甚至收益将会更大更多。

大学时代不必要将赚钱看得过重,更不必不合理地节省金钱,应当在科学、健康、文明的基础上为增加知识,充实自己多花钱多消费,这种钱财消费又是一种积极的对人力资本的技能投资。

财商教育不能忽视

今天的社会里,“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成为三大不可或缺的现代行为要素。何谓“财商”?“财商”是指人们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智慧和能力。它包括了正确认识金钱规律和应用金钱的能力。

柴老师说,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高校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沾染铜臭气味的象牙塔,对学生的理财教育自然无法纳入议事日程。除了财经类专业,很少有高校专门开设理财课程。事实上,我们学校确实没有理财的专业课程,只开设了通识课程,而面向广大公众普及财经、管理、会计、核算等经济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它应是一门大众化、普及化的知识,是每个生活于商品社会的人都应耳熟能详,并且具备的一种生活常识。

柴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财商教育的开设方式及其可行性。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学生可以接受系统的理财教育。

理财,绝不仅仅关乎个人对于金钱的规划,它也是对个人未来的憧憬,个人道德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