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迁之路,探寻求是初心

时间:2018-12-14浏览:439

■曹安州

在这次培训的途中,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让浙大在西迁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人才辈出?又是什么导致了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教学科研环境极大改善的当下“大师”的缺乏?

其实,从当下的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状态中可以找到一些端倪。对教师而言,客观存在的琐事导致他们的工作时间不可能全部用于教学和科研活动;而对于学生,现实的诱惑(网游、电视剧等)也必然导致他们精力的分散和消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必然会对科研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与之相对的,在浙大迁到湄潭以后,虽然物质条件非常有限,但老师和学生们却能全力以赴、潜心研究。正如王淦昌在回忆中所说的“四十年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湄潭度过的,那时我刚到而立之年,是人生最有活力的时光。加之湄潭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我的创造力比较突出,思想特别活跃,在国内外物理杂志上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多”。

当下的一些社会风气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当下的房地产销售行业的薪酬远高于同档次的科研岗位,导致一部分研究生,甚至包含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在选择时会优先考虑房地产销售行业的工作而不是继续科学研究。虽然不能苛求每个研究生将来都要从事科研事业,但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读书无用论”、“科研无用论”的影响,毕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与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几乎完全无关。

除了上述直观可见的因素,我想应该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当下对于信念和理想的部分缺失——这也是团队成员在交流中重点讨论的话题。在战火纷飞的西迁途中,浙大师生仍能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学术研究,通过设计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学校兴办教育、研究种植养殖技术等,把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从而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爱国主义、奉献主义的集中体现。

李政道在回忆录中曾提到他在湄潭求学时,“白天到茶馆看书、解习题,泡上一杯茶,看一天书,茶馆再闹也不管”。这既体现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也是抵御外部诱惑的精神力量。而这些精神力量与求是精神的核心也是契合的。求是精神要求我们不盲从、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无病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同时还要致良知,知行合一。而这正是当下的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