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历史:追忆红色记忆的奋进之路

时间:2019-03-01浏览:378

■学生记者 叶姝青

129日,难得的冬日暖阳里,浙江大学丹青学园赴南京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寻访了南京两个著名红色旅游基地:梅园新村纪念馆和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恰逢暖意洋洋的南京晴冬,落了叶的高大的法国梧桐在道路两旁衬托着静谧,沿着宽阔整洁的长江路一路向东,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合院格局的现代建筑,点缀着具有民族风格的老虎窗和石刻透空窗,梅园新村纪念馆显得朴素而端庄。

由于正是星期日,梅园新村一洗往日的平静,纪念馆里里外外挤满了雏鹰假日小队进行社会实践的孩子和家长。趁此机会,实践团成员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大部分受访家长都提到,红色基地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愿意在寒假社会实践之外带孩子来参观。其中,南京本地人李女士还提及,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南京的很多纪念馆在史料呈现方面都有了很多新的富有创意的改革,这对孩子们认识历史,培养爱国情怀有着很大的帮助。

纪念馆的历史背景是国共第二次合作,馆内的展品种类众多,从“邓颖超在长征期间使用过的蚊帐”到“国共南京谈判期间第三方面的‘折衷方案’”,从优秀共产党人的生活起居到革命先辈的生平轶事,既介绍了他们的政治活动,也讲述了他们广交贤达的社交活动。在展示他们丰功伟略一面的同时,也塑造了更为丰富的形象,让游客对这段历史留下更深刻的记忆。

馆内广泛运用的多媒体技术是一个亮点。从影像资料的播放,到可以互动的“寻找特务”的游戏,再到灯光人影的动态图像,多媒体技术使纪念馆更具吸引力。多媒体的应用使来参加社会实践的孩子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可以说,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红色教育课。

走出喧闹的陈列馆,队员们来到了巷子深处的中共办事处旧址。这是一排民国时期的建筑,周围的梧桐树和居民区融为一体。实践团走过院内保留着当年中共代表团在时风貌的翠柏、石榴、铁枝海棠,踩上房间里吱吱呀呀的木质地板。房子不大,房间的陈设也非常简朴,几对夫妇的房间挨在一块,都只有一张小小的床和桌。保留了革命先辈在革命时期最真实而质朴的生活场景。

当天下午,实践团参观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423日南京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从这里浩浩荡荡入城的。1984423日,为纪念南京解放35周年,经过重新整修后,在此城楼建立了渡江胜利纪念馆。

与梅园新村相比,渡江纪念馆的史料陈列更少,设计感更强,比起详尽的人物介绍,纪念馆尝试用感官效果为我们描摹战争的激烈与残酷。馆内大致呈现了一个由暗到亮的过渡,由暗处几大战役和渡江的艰苦,过渡到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的“天亮了”。

游访期间,队员们还采访到了一位大爷,他提及馆内那些充满回忆的时代产物,与我们分享了他在那个时期的生活经历。老人也是带着孙子来的,一边参馆一边给他讲过去的日子。

在两个纪念馆的参观和采访中,队员们明显地感知到,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红色旅游的地位空前提升,纪念馆的人流量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需求推动下,许多纪念馆都在不同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水平,从创新的场馆设计到细节处的精神传达,从详实的史料记载到多媒体的巧妙运用,都在尝试更好地服务大众。

同时,通过社会上“雏鹰小队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基层性实施,时代精神和爱国情怀得以更好传递。无论是文旅合并的政策推动还是企事业单位对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视,都促使着红色文化发扬光大,红色记忆深入人心。

就像旧时老人把那段红色的日子讲给儿孙一样,纪念馆将那一份记忆妥帖地传给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红色记忆厚重却不寂静,无声无息,又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