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份 多重精彩

时间:2019-03-01浏览:302

马宇丹

“生活本就是彩色的,事业和家庭并不互为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吴瑞瑾说。

医生、老师、领导她是多面手“吴老师,您三个多小时只看20个号,别人都能看60个了。”很多学生问她为什么这么慢,坐了十几年名医门诊的吴瑞瑾说,大部分病人是把我这里当做寻医看病的最后一站,解决了她一个人的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了这个家庭的困难,我必须得给她看明白、讲清楚。

吴瑞瑾格外珍惜周三下午的坐诊时间,常常“抱怨”不过瘾。她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着一张被反复涂画过的盆腔剖面图,上面清楚标注着“子宫内膜”“卵巢”等部位。为了便于病人理解,她每次都会摊开这张纸,耐心地从病理讲起。

她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标注密密麻麻的台历,其中226日被着重标注着“陈超露论文答辩”。现在,吴瑞瑾带着12名研究生,陈超露就是其中之一。“能考上浙大的孩子,资质都很高。我希望能把自己从医30年的经验和独门秘籍都传输给他们。”教书育人,培育桃李。在学术方面,吴瑞瑾在竭尽所能的同时要求严格;在生活上,她也喜欢跟学生分享人生经验。“上一个教师节,2个毕业的学生带着老公和孩子来看我。”一提到学生,吴瑞瑾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

吴瑞瑾热爱医院,自2013年走上医院管理岗位后,她更是将这份热爱化为了更多具体的行动。无论是开展全院上下万众期待的迎春联欢晚会还是在全省医疗卫生行业都引起轰动的“全家福”集体照比赛,无论是传达学习上级党风廉政建设文件精神还是进行有针对性的谈心谈话,吴瑞瑾一直在忙活,“我希望同事们都能幸福工作、安全退休。”

吴瑞瑾是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诊治及妇科内窥镜技术方面的专家,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支撑子项目、省部共建重大研究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去年128日,杭州初雪,气温跌至冰点。但第三届求是妇科内分泌高峰论坛会场座无虚席,全省300余位医生冒雪前来。这次论坛就是吴瑞瑾牵头举办的。

妻子、妈妈、女儿、儿媳她有超强平衡力

吴瑞瑾经常把“幸运”“感恩”挂在嘴边,她说自己热爱这个行业、这份工作,而作为大后方的家庭是她最强劲的充电站。

1999年,吴瑞瑾在浙江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那一年,儿子正好4岁。备考不易,结束白天繁重的工作后,回到家的吴瑞瑾还要挑灯夜战,挤时间看书。“在公检法部门工作的先生工作本就辛苦,但为了让我全身心投入,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2002年,又是丈夫和婆婆的支持让吴瑞瑾圆了留学梦,受国家留学基金委支助作为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生殖医学中心工作一年。

吴瑞瑾说,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不是指时间上的对半分,她反而强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重点的侧重。“事业起步期自然要注重个人知识和经验积累,但是在家庭的关键时间点,比如孩子升学期,就要将重心转移到家庭上来。”“我和先生两个人对事业和家庭的认同感非常一致,既相互独立又尊重和支持对方。”吴瑞瑾笑着说,我没太多精力做家务,丈夫就让我请钟点工来帮忙以腾出更多时间用在临床和科研上。丈夫工作繁重的时候,我也会把家里一切料理好,给他创造最优的休息环境。

去年春节,她和丈夫把住在温州的妈妈和住在杭州的婆婆都接到家里,婆婆经常回忆,“那几天真是我最开心的日子了!”而平时只要不是太晚,夫妻两人也总是在晚上散步的时候专程绕道去婆婆家里坐上半个小时,陪老人说说话。

在吴瑞瑾看来,和谐稳定的家庭是事业发展的充电站,而事业对家庭也有正向作用,其中对子女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是最为可贵的。“你弹钢琴5遍,我读文献5段,我们来比比谁更快好不好?”以前,吴瑞瑾经常常用比赛的方式督促年幼的儿子练钢琴。“我希望让儿子看到,父母取得的所有成绩和赢得的尊重都是靠踏实肯干一步步奋斗出来的,只有真本事是靠得住的。”令她欣慰的是,儿子也非常优秀,大学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就读,毕业后继而到英国华威大学读硕士,现已被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录取。

事业在左,家庭在右,找到黄金平衡点的吴瑞瑾稳稳地行走在两者之间,精心打造着自己的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