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国学名士”起风云

时间:2019-04-22浏览:835

■学生记者 江孜琦 安壮

2017年,山东卫视一档《国学小名士》节目让刘洪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刘洪是浙江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英才班本科生,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全国季军、“中华之星”国学大赛全国一等奖、地理科技大赛全国一等奖、竺可桢学院新年晚会主持、“创青春”开幕式主诵、“创青春”优秀志愿者、浙江大学军训师一等嘉奖令、竺可桢学院新生辩论赛最佳辩手……记者带你走进“国学小名士”刘洪。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刘洪刚上场,就用闽南语朗诵这出自《菜根谭》的名句,惊艳四座。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方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其人如诗,小小少年一登场,似有清风朗月,亦怀天下大同。

2017年暑假,浙江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英才班本科生刘洪参加了“中华之星国学大赛”,获得全国第十六名;由组委会推荐,面试后,刘洪登上了《国学小名士》第二季的舞台。

且歌且行,少年名士起风云

《国学小名士》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档涵盖国学各个领域的竞赛类节目,考察诗词、经书、历史、民俗、建筑、礼仪、文物等大国学范畴,蕴含大量的国学知识。在共十二期节目中,刘洪稳坐七星台七期,共坐过两个星位;用闽南话背诵《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土味唐诗”,引得掌声雷动;在擂台上击败了诸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四强等实力强劲的对手,成为全场登上七星时间最久的选手之一,并最终摘得第二季季军。

成绩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历程。《国学小名士》涵盖的领域极广,有些领域刘洪涉猎不多。为此他经常读书到凌晨两点,早上七点又起床,然后录一整天的节目。苦心人,天不负,他终于抓住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君子藏起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少年,是英声逐电,鲜衣怒马;少年,是闻风而起,且歌且行。自我介绍时,他说:“昂昂独负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处于顺境时,他说:“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面对挫折,他说:“输者,送也”,“输”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清空自己,引而不发。

 

如切如磋,推开国学世界大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潜藏数年如一日的专注、热爱,和对精致的追求。刘洪在读初中的时候,偶然翻阅家中经典,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了国学,迄今,光是阅读过的国学方面的书籍,就已经不下千册。“读经典能让我顿悟,诗词能带给我情感上的共鸣。”他认为读国学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精神,读书并不在于能够记住书中的内容,而在于反复品读经典中的深意、将其中的智慧内化于心,在浮躁与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获得心灵的澄净。从一开始的《大学》、《中庸》,再到《论语》《周易》《尚书》《礼记》,由简入繁,刘洪一步一步推开国学世界的大门,灯火纸窗修竹里,惟有读书声。

志在君子,希圣希贤。《易经文言传》有言:“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刘洪说:“我特别想弘扬国学中关于德的方面,我认为德是真正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修行,不断克己复礼的过程。但这里提到的‘礼’并非是回归周礼,而是回归本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读国学的过程中,刘洪会不自觉地自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国学对于刘洪而言,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坚守。“《道德经》中说到‘如保赤子’。其实赤子之心就像孟子说的人性本善;就像佛家在《华严经》中说,如来在菩提树下第七天顿悟后的睁眼第一句话:‘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其实儒释道三家,到最后都是要回归自己善良、纯正的本心。”刘洪说。

 

素位而行,常存兼济天下之心

“儒将,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现象——下马之后能提笔著文章,上马能够马上安天下”,刘洪非常向往儒将心系天下的胸怀和格局,这也是他磨练自己的一个方向。他崇敬孔孟,内圣外王;他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他仰慕曾国藩,公而忘私;他钦佩于谦,死安义命,功存社稷;他也喜欢佛学,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人生的意义在于兼济天下。他说,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我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中,但是如果我们的格局有天下那么大,生活中很多的得失和烦恼就不足挂齿了。“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竭尽所能向社会传播正能量,这也是他选择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英才班的原因。当前国内正掀起“国学热”,但要国学真正走进民众心里,仍然任重道远。传播国学,他认为重在言传身教,让身边的人见贤思齐,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志在君子,兼济天下,岁月迁移,不改其志,世事变幻,不易其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洪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最近,他正在阅读《人间词话》和《沧浪诗话》,积极准备明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我们应思‘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之逍遥,喜‘希夷微妙旨‘之妙悟,养‘心怀天下’之浩气,怀‘人生顿悟’之诗意。”刘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