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宇丹 学生记者 章燚
上周,在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召开的瓜菜新品种现场观摩活动上,浙江大学农推中心叶红霞博士为主选育的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从众多新品种中脱颖而出,荣获“2019年浙江省十佳西甜瓜品种”称号。
其实,“浙甜401”在近几年的推广中,已经斩获了多个荣誉:2018年台州市十佳甜瓜、2018年浙江省十佳甜瓜以及2019年台州市三门县十佳甜瓜称号。目前,“浙甜401”已在我省厚皮甜瓜主产区以及山东、四川等地示范,深受广大甜瓜生产者欢迎和当地消费者的喜爱。那么,这个甜瓜界的新宠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浙甜401”属葫芦科黄瓜属甜瓜种厚皮甜瓜亚种洋香瓜类型,在推广过程中还有个好听的别名——“蜜江南401”。从外形来看,“蜜江南401”呈椭圆形,成熟时果皮光滑洁白如玉。农户可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采用立架或爬地方式进行栽培。立架栽培、单蔓整枝留单果,平均果重可以达到1.8kg以上;爬地或者立架栽培,同期留2-3果的平均果重也可达到1.0kg。一个个椭圆形的香瓜躺在大棚里,远远望去,像极了精致的“白胖子”。
就生产来看,“蜜江南401”株形紧凑、易坐果,采用爬地栽培第一批瓜就能同时结出三、四个高品质的甜瓜,产量上,较平均水平高出20%;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是,“白胖子”不仅甜度高、肉质松,还有一股难得的“鲜”味,风味浓郁、甜而不腻,让人回味,久难忘怀。
在这个优异品种的背后,是叶红霞和团队成员长达十余年的选育工作,他们工作背后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此前,甜瓜“东方蜜1号”在浙江省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中一枝独秀,但它存在着抗病性差、容易裂果等缺陷,栽培难度大,不当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也造成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为培育更优质的甜瓜品种,汪炳良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开始了实验和摸索。而“浙甜401”则是这条路上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
2013年前后,在汪炳良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工作的叶红霞正在开展甜瓜质地方面的研究。为了了解甜瓜质地的形成机理和遗传规律,搞清楚将高脆度的哈密瓜亲本与肉质极软的洋香瓜亲本进行杂交会培育出怎样的甜瓜,叶红霞配制了许多杂交组合,并在无意中筛选得到了一个兼备哈密瓜之脆和洋香瓜之甜的优质品种,即“浙甜401”。
在浙江省湖州、台州和四川、山东等省进行试种发现,这个新品种的表现优异,非常适合推广,这使得叶红霞信心大增。“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我们要像培养小孩子一样,按照甜瓜的个性来培养它们。”叶红霞说。在甜瓜种植品种多元的台州,地理位置沿海、温度更高,使用大棚爬地栽培,可以让“浙甜401”更早成熟上市,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而在习惯于立架栽培的湖州和嘉兴,因为果形大、甜度高,即使是一蔓两果,“浙甜401”也比其他品种表现优异,产量提高也让农户增收不少。
酒香也要勤吆喝。为了让“浙甜401”走出校门,走上市场,汪炳良和叶红霞费了不少功夫。除了建设示范种植基地,他们积极参加瓜果博览会,并组织了多场现场品鉴会。“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瓜农‘按标生产’,汪教授把自己的大多数时间放在了田间地头,放在了品种推广上。”叶红霞说,“我们对这个品种非常有信心,希望它能够走出浙江,在全国进行推广种植,使我们的蜜江南甜瓜,甜美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