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党建工作 汲取成长力量

时间:2019-07-01浏览:726

■学生记者 寥意

他严于律己,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潜心从事科学研究;他踏实勤恳,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他叫李旭峰,是一名学生党员,也是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20196月,李旭峰的一篇学术论文在物理化学方向顶级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发表。回顾过去两年的科研经历,李旭峰有很多感慨和收获。科研是个螺旋曲折上升的过程,一开始难免遭遇不顺。曾两次更换研究课题的他,也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在那段科研不顺、心态消极的时光里,通过学生工作的职务和他人交流沟通,是我调节情绪、获得力量的一个有效方式。李旭峰说。

李旭峰先后担任了多个学生干部职务,在这些职务背后是他自我成长历练的过程。

在大四时,李旭峰加入了第十期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在和众多优秀成员接触以及一系列时政研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党性修养。研一时,他成为了研究生干部讲习所十四期学员,组队参加研干讲习所深入乡村基层的“弘毅计划”社会实践,深入基层,在贵州雷山县脚尧村开展了2周的乡村振兴调研。

这次的基层工作非常辛苦,团队成员在艰苦的条件下爬山下茶田开展调研,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农户、深夜撰写报告也是常态。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当地党员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脚尧村上一任书记吴秀忠开创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依靠科技”的“脚尧精神”。脚尧村强化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也让李旭峰明确了作为学生桥头堡的党支部的工作思路。

李旭峰坦言,在接手党支部工作之初,“党建工作发展比较缓慢,支部成员积极性不高”。但是,通过定期收党员学习记录本,组织线上线下党课教学及时政研讨,支部成员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自李旭峰担任支部书记以来,支部积极吸收优秀的学生入党,为党组织增加了优质的新鲜血液。

在支部党员赵昶看来,李旭峰是支部最有力的带头模范,“他的思想政治觉悟非常高,在实际行动中也以身作则,向我们传递了身为一名党员应有的服务意识和家国情怀”。在李旭峰的引领下,支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氛围逐步建立,支部成员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