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洗净风骨存

时间:2020-03-06浏览:376

■徐波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这一人生三不朽理论,常为后人所推崇。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不仅是一位科学大师,更是一位教育大师。在后人看来,老校长之于浙江大学,真正做到了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

立言。确立了浙江大学“求是”校训。“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一著名的二问,已成为历代浙大学子一生探寻的经典命题。竺可桢说:“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在竺可桢的理想里,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一是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这些治学治校的理念,一直为浙江大学所遵循。

立功。1936年接任浙江大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被迫率领全校700多名师生西迁。在西迁办学过程中,竺可桢锐意发展浙江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年代,浙江大学不仅得以保全,办学规模不减反增,还培养出了一批国之栋梁。学校从抗战前的只有文理、农、工3个学院16个系,发展成为具有文、理、农、工、法、医、师范7个学院27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后人评价说,竺可桢不愿做校长,却做了最好的校长

立德。临危受命任校长,一干就是十三年。出任时47岁,离任时60岁,这13年本应是一个学者学术事业最宝贵的时间。这13年里,作为校长的他被称为浙大保姆,内勤外务事必躬亲,为学校发展呕心沥血。在浙大西迁途中,次子竺衡和夫人张侠魂相继病逝,面对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他忍住精神创痛,毅然完成迁校重任。为了办好浙大,他抛开了个人学术名利。面对国际气象学的发展,竺可桢曾在日记中感慨地写到:十年校长,已成落伍之气象学家矣!

铅华洗净风骨存,篁竹参天显亮节。今天我们纪念竺可桢,就应该继承和传播他一生倡导、践行的“求是精神”。有资料记载,竺可桢曾经对浙大的求是精神做过最经典的诠释,那就是

“奋斗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科学精神”。而其精神之核心思想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193618期《国立浙江大学日刊》刊登了竺可桢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演讲中饱含深情的言辞和充满光辉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重温当年的这份演讲稿,仿佛老校长的声音在我们耳边回响:

——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和高等学堂,一脉相传,都以“诚”“勤”两字代表它的学风,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在社会上的声誉亦很好。有的学校校舍很好,可是毕业生做事,初出去就希望有物质的享受,待遇低一点便不愿做,房屋陋不愿住。浙大的毕业生便无此习惯,校外的人,碰见了,总是称赞浙大的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没有人说为文凭而到浙大来的,或者有的为到这里来是为了求一种技术,以做谋生的

工具。谋生之道很多,不一定到大学来,就是讲技术,亦不一定在大学。美国大文豪罗威尔氏说:“大学的目的,不在使学生得到面包,而在使所得到的面包味道更好。”教育不仅使学生谋得求生之道,单学一种技术,尚非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清醒的头脑,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两三年以后诸位出去,在社会上做一番事业,无论工、农、商、学,都须有清醒的头脑。

——离开大学以后,将来做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人生观应如何?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不是享福哲学。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又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现在中国一般人的最后目的还是享福。一般人以享福为人生最大目的,中国民族必遭灭亡,历史上罗马之亡可为殷鉴。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