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前线连后方的医学生班会

时间:2020-03-20浏览:369


本报记者 柯溢能

大家寒假都怎么样?”“老班,爱你么么哒。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2015级临床专业一个班举行了新学期班会。这是一场连接抗疫一线的班会。

班主任苏俊威,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医生,新冠肺炎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请战书,成为第一批进入负压隔离病房的医生。

每次开学前,苏俊威都会和同学们聚一次。这一天,他刚好轮休,就挤出时间与快一个月没见面的同学们聊一聊。与往常不同,开会地点同学们在天南海北的家里,而苏老师是在医院的值班宿舍。

 

前线连后方

一堂生动具体的生涯规划课 

 老班,你多久没回家咯?”“老班是同学们对苏俊威的亲切称呼,当同学们看到苏老师背后的是病床,不免询问起来。作为毕业班,全班29名同学都参加了,班会的主题是宅家的日子要为未来准备什么大概一个月没回家了。苏俊威年三十这样特殊的日子也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他说:我们来第一线控制抵御新冠病毒,其实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小家!

师生好久没见,大家分外亲切,无话不谈。

很快苏老师就进入“生涯规划频道”,考研复试要怎么准备?找工作要注意些什么?他按类别与大家做了交流。要是以前的班会,他总还要留几个同学单独散步谈心,但这一次他把所有的关心都放在直播连线里。“苏老师对我们的爱很直接,很真诚。”学生冯明杨说,“苏老师交给我们的全是未来发展的满满干货。”“苏老师,给我们讲讲你的工作呗?”快到班会的尾声,一位同学问到。

苏俊威谈了自己的工作体会,看到将来也要成为医生的同学们,他告诉大家,要记住自己的使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应该要让学生们从老师身上习得。”

 

首批请战抗疫

一堂以身作则的思政课

收治病人、会诊、查房。苏俊威每天都非常忙,在负压病房工作对体力是很大的考验,查房后每每大汗淋漓。但为了尽可能节约防护服,他们很少喝水。

作为第一批请战抗击新冠疫情的医生,在众多的《请战书》中,苏俊威的这封连用了5个感叹号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医者仁心!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定不辱使命!

有记者看到这封《请战书》问苏俊威,他的使命是什么?恰好这次班会上,苏老师也让同学们好好思考,作为医生的使命是什么?”“我曾带班里同学们宣誓,我觉得誓言中说的就是我们的使命。”苏俊威说,无论遇到怎样的病人,面对怎样的病情,医生都是无条件冲到一线,这就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医务工作者不把这个使命接起来,谁来帮助这些患者。

媒体上关于苏老师的报道,同学们看到后都纷纷在群里为他加油,为自己的班主任老师感到骄傲。同学们说,医者仁心,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但同学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苏俊威递交这封请战书前,他将自己3周前刚刚做完肺移植手术的父亲托付给了家人和同事。1989年出生的他,刚工作的时候奋战在H7N9禽流感一线,这次又遇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正是因为有经验,所以成为了第一批进入负压隔离病房的医生。

据了解,在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浙江大学充分发挥高校高水平附属医院的临床优势,统筹附属医院各专科的诊疗骨干力量,承担好省级定点诊治医院任务,指导好省内各医院开展疫情防治工作,弛援好湖北等重点地区的医疗支援。

在抗击新冠一线工作越久,苏俊威越觉得医患关系在原来的基础上似乎多了一层战友情。“很多病人会在查房的时候鼓励医生,给我们打气,也给自己打气,希望自己成为下一批出院的病人。”

 

不漏掉一个学生

一个战壕的五年情

苏俊威是2015年担任这个班级的班主任,第一次开班会就被震惊到。我还记得我一走进教室,发现全是男生。由于和同学们差不了几岁,所以很快就熟悉起来,都是同一个战壕的兵。

班会是苏俊威与同学们集体交流的重要机会,他非常珍惜,几乎所有活动都会参加。有时因为同学们白天要实习,他就安排到晚上开,尽量做到不漏掉一个学生。

唯一没有参加的一次让班长马天峰印象很深。“我们主动邀请班主任一起到绍兴开展红色寻访,老师由于工作原因实在没法脱身,却自掏腰包资助了我们这趟行程。”他说。

众所周知,医学生要在四、五年级开展临床见习实习。只要轮转到浙大一院传染科,大家总会抢着要求去班主任苏老师的组里。“嗯,能轻松些。”很多同学都是凭着这个想象选择的苏俊威,但真正进了组却发现恰恰相反。

苏俊威并不会因为是自己的学生就给放宽要求,反而让我们在临床上多实践,多操作,多看病人。和他在一组工作的同学后来都觉得收获很大,在组里更像是亲人一样,一起学习,一起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