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8: 报考浙大研究生

时间:2020-05-09浏览:991


黄书孟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二年。这一年,我乘改革开放的东风,顺利考取了浙江大学研究生,从而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转眼40年过去了,但考研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两难选择,当机立断

 

1966年至1977年,国家12年停止招收研究生。1978年初,国家教育部发通知说要招研究生了。我一看,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人可以考研究生。我那时候已经39岁,年龄超了。过了两个月,教育部又发了一个补充通知,放宽到193811日以后出生的。我是19406月出生,这样一来我的年龄又可以了。当时,我是浙江省衢州化工厂子弟学校的政治教师。

我是1978331日决定报考浙江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生的。1978年初,浙江省决定从省级机关和大型厂矿企业挑选一批优秀分子送到高校深造。当时,浙江省衢州化工厂分到一个名额。衢州总厂经过反复选拔比对,最后花落我夫人穆桂珍头上,直送浙江大学学习4年。材料报到浙江大学,顺利通过审查,并明确通知做好9月入学的准备。

夫人就要进入浙江大学学习,我已做好了当家庭主男,留守衢化持家的思想准备。当时,我大儿子9岁,小儿子7岁,两人正在衢化读小学。我的父母不在身边,无法照料我们两个小孩,如果我也报考研究生,如果我也被录取,两个儿子怎么办?

我心里翻江倒海,不知咋办才好。要不要把研究生招生放宽年限的事告知桂珍?那可是大水冲龙王庙——自己人淹自己人啊!

考虑再三,我还是把这个消息很小心地告诉了桂珍。桂珍听了这个消息,稍作思考便非常坚决地说:“不用多想!这样,我放弃去浙大学习,你报考研究生吧。孩子我管,家我管。你放心报考吧,不用再商量,没有时间了,就这么定了。”

等到我研究生初试成绩出来,我心里就有底了:初试是考四门课,我总分第一。复试就考中共党史一门课——这门课是我强项中的强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估计没有人能考得过我。这门课,我不考第一,最差也考第二名,结果又考了个第一。

在我接到复试通知后,为了不浪费名额,桂珍就向衢州总厂写了报告:本人自愿放弃去浙大读书,感谢领导的关心和信任。

由于桂珍的自我牺牲、当机立断,才使我抓住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改变前途命运的机会。

 

考研之路,十分艰辛

 

1978331日决定报考研究生,515日正式考试,复习时间不到45天,而且要考四门课。如何备考?我采用了排除法。

先翻看了一下俄语。初中、高中、大学共学了十年俄语,中学还是俄语课代表,但由于毕业十二年从未碰过俄语书,未讲过一句俄语,连26个字母都背不出了,单词全部不认识。怎么办?大家差不多,我忘了人家也忘了,45天全部复习俄语也考不了几分——放弃。考试时带本汉俄字典去,查到多少是多少。

语文考试一般分两部分,古文翻译和作文。古文是我的强项,我从古文观止找了三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用两天时间把它弄懂弄通就行;作文题目就准备了一个“新长征”。专业课和政治理论,是我的爱好,从未放弃,虽然是我的优势,但这两门课是主课,应是我复习的重点,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所以,我40天左右时间都花在准备这两门主课上。

在准备政治考试大题目和作文题上,我和桂珍分析形势,认为“新长征”一定会作为一个大题目出现在考卷上,分数值不会少于40分至60分。于是乎,我就准备了一篇新长征的文章。果不其然,作文题目就是新长征,计60分,算是押准题了。连题目和分值都一分不差,真是幸运!

备考原则定了,时间呢?不出一点意外,满打满算也只有43天。当时的中学,教师是坐班制的,不管有课无课,要8小时上班。我每天要上三节政治课,雷打不动的;因为我教的高三毕业班,为迎接高考,每周两个晚上去学校给他们辅导政治理论课;因1977年高考猜题小有名气,还应邀到其它中学辅导政治课。

这样一排,我自己的复习时间只能全部靠晚上了。从41日开始,我除了看书之外,家里万事不管不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尊处优,我每晚在客厅复习,一分钟不耽搁,一分钟不浪费,一般到凌晨2-3点,最迟到凌晨4点再上床,因为白天有课,再晚睡就不行了。

有一天早上,起床有点紧张:快速扒完一大碗蛋炒饭,就骑车往学校赶第一节课。一边讲课,一边就感到后背上很紧,不舒服,我就用一只手不停地到后背上扯衣服,但总是扯不平。后来,右手在外衣内抓到一团东西,用力一扯,一条大花枕巾就扯出来了,由于用力过猛,毛巾直接经过胸前甩到头上再掉下来。全班同学大吃一惊,个个瞪大了眼睛,以为我在表演戏法。等我说明是昨晚睡得太晚,早上起床穿衣太匆忙,把枕巾穿到毛衣里了之后,全体同学哄堂大笑,人人笑得前仰后合,课堂大乱,有个别男同学还站起来拍手、欢呼,弄得我自己狼狈不堪。这是我教书四十余年,唯一出的一次教学事故。我现在一想到这件事,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考研期间,还发生过一件奇特的事。514日的晚上,我在休息时去到阳台上,侍弄我养的一盆紫罗兰花,看到上面有5—6个花骨朵,估计4-5天后会开放,我顺口对夫人说:桂珍,如果今天夜里紫罗兰花开了,那我明天就一定会考上。我说了这句话后,不禁十分后悔。按常规,明明要过几天才会开的花,怎么要求她今夜开呢?这不是自触霉头吗?!说完,我给紫罗兰浇了一点水,就去看书了。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立马跑到阳台上看我的紫罗兰:“哇!桂珍桂珍快来看看,开了开了!开了开了!”紫罗兰真的开花了,开了4-5朵,真是个好兆头。桂珍过来一看,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抓住了我的双手:放心大胆去考吧,你一定会考上,紫罗兰提前报喜了。所以,515日这一天,我是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充满激情去参加考试的。从此以后,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看到紫罗兰,我就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考场历险,化险为夷

 

衢县报考研究生的有五千多人。初试是县教育局负责组织,在一个考场里面,大家各考各的,不同的专业考不同的内容。

第一门考语文,一看是《劝学篇》,要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正好是我准备的三篇里面的一篇,哒哒哒哒,一口气吐了出来。

那时考场环境比较宽松,我们都抽烟,旁边的监考老师也不管。我一看这个题目,太容易了,就点起香烟来在那想,差不多一根香烟抽好,就开始写,写了之后,看看字写得不漂亮,向老师又要了张纸,重新抄了一遍。

抄了一遍再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呢。我想算了吧,就这样吧,把卷子拿起来,一叠一看,呀!作文题!那个卷子是正反面的!一面是古文翻译,一面是作文题!

一下子眼前漆黑一片,脑子嗡的一下,汗就出来了。估计过了好几分钟后,眼睛才慢慢地看清楚。一看这个题目,啊!还好,是《新长征》,就是我准备的政治题,把它转换一个角度就可以了,就怕时间来不及。已经没办法打草稿了,就拿钢笔在那里写,笔尖碰到桌子哒哒哒哒,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手不停地发抖,整个人都在发抖。放下笔,再抽烟,稳定情绪,看看不抖了,就把自己原来准备的政治内容变成一篇作文内容,最后还是按时交卷了。

结果我在全国报考浙江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考生中获得初试第一名。

610日,我接到复试通知。复试,我还是第一名。922日,接到录取通知书。105日,来杭州报到。

1978年到198111月,我在浙江大学整整读了三年研究生。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1998年浙大、杭大、农大、浙医大四校合并,我离别母校17年之后重新回到了母校浙江大学的怀抱,有幸为新浙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尽绵薄之力,真是三生有幸、九生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