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的“移动森林”

时间:2020-05-29浏览:459


近日,有“设计界奥斯卡大奖”之称的iFDesignAward揭晓,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斩获4iF设计新秀奖。iF设计奖,创立于1953年,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创立举办,是与红点奖、美国IDEA奖齐名的世界三大设计奖项之一。iF新秀奖是专门面向全世界学生和青年设计师的奖项,收集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方法,致力于寻找引领未来产品的设计方向。

本版报道部分浙江大学2020iF设计新秀奖项目,展现浙大学子的创意设计和社会担当。

 

学生记者 应薇

 

你是否曾在冬日开了暖气的公交车上感觉呼吸不畅?公交车人满为患,若不开窗不通风,极其容易使人体感到不舒服,造成体弱人员尤其是老年人昏睡缺氧等问题。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工业设计工程专业2019级研究生周颖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车载绿藻生氧机,并斩获2020iF新秀奖。

iF设计奖具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是与红点奖、美国IDEA奖齐名的世界三大设计奖项之一。iF新秀奖,是iF奖中专为全世界的学生和青年设计师设置的奖项,每年会有一万多件投稿作品,而最终获奖的项目控制在100件左右。由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周磊晶老师和计算机学院罗仕鉴老师指导,周颖祎设计的车载绿藻生氧机成为了2020年的那1%

 

巧用绿藻光合作用

公共交通“氧气满满”

 

 车载绿藻生氧机借助绿藻这一制氧材料和清洁材料,围绕iF设计主题中人类良好健康福祉以及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展开:一方面,车载绿藻生氧机有助于解决公共交通中的健康问题,不仅可以为车厢提供充足的氧气,减缓缺氧状况的发生,也可促进车厢内空气循环,一定程序上达到抑制细菌、感染源生长的效果,保护体抗力低下的老年人、孩童以及孕妇,当下疫情期间,这款设备有助于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减少有害物的滋生;另一方面,这款设备采用绿藻这一清洁材料,不需通电,制氧方式天然,减少化工环节,同时价格便宜,降低了成本。

车载绿藻生氧机的作用是提供氧气、促进车厢内外气体交换。周颖祎通过调研发现,绿藻的三重特性——高产氧能力、高成活能力、高繁殖能力,有助于实现设备的功能。绿藻这三重特性能保证设备供氧量充足:绿藻细胞含大量叶绿素,光合作用高效;绿藻具有强成活能力,只需汲取水中养分,不需要额外营养源输入;绿藻含有C.G.F促生长活性因子,繁殖能力强。

考虑到制氧效果,周颖祎对这款设备的安置点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即设备要放在公交车顶部。因为这款设备的制氧原理是绿藻的光合作用,水、光照、二氧化碳是绿藻光合作用的条件。基于绿藻管提供的含水环境,在公交车顶的安置点有利于设备直接接触自然光,同时,马路上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会随公交车行驶穿过设备,为绿藻光合作用产氧提供条件。

同时,这款设备使用了一种高分子材料——强防水透气膜。这是一种允许气体透过而防止水渗透的材料,它具有高透气、耐高温、抗老化的特点。绿藻管就利用了这种材料,保证气体能与外界交换而阻止管内水分流失。因而,空气能够进入绿藻管,绿藻产生的氧气能够溢出绿藻管进入车厢中。

 

灵感源于生活

设计感与实用性兼具

 

车载绿藻生氧机的使用价值得到了认可,而这一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周颖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她从生活走向调研,从发现问题走向解决问题。自己乘坐公交车的体验和留心观察他人的反应,令周颖祎捕捉到了车厢内部环境对乘客身体和心理的不利影响。尽管乘坐公交车的不适感为多数人所知,但不同的是,周颖祎没有止步于问题的表层,而是选择进一步调研。在调研中,她发现老年人等群体乘坐拥挤的公交车时会有呼吸不畅、头晕等症状,证实了公共交通中健康问题的存在,也验证了现实用户的需求。由此,周颖祎开始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在老师的指导下,周颖祎投入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展开车载绿藻生氧机项目,设计的过程并不容易,项目的每个阶段都遇到了不同难题,而幸运的是,每个阶段的难题和困惑,都在老师针对性地指导和自己的钻研中顺利解决了。项目前期是最关键的阶段,前期的设计构想既要提出公交车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又要可行性强,与后期实践接轨。为此,周颖祎通过研究其他设计师的作品,综合吸收,创新构思,结合老师的建议,找到了解决方案。而项目后期则聚焦于产品的造型设计,通过相似物的观察,雕琢产品的形态,借助前期的铺垫,降低遇到的阻力,使产品的外观造型和功能既保持设计感,又兼具实用性。

 

设计改变世界

产品创意更具情怀

 

这一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也展现了周颖祎的综合能力:扎实的调研能力、交叉学科的知识素养、知识迁移以及设计思维。周颖祎以问题为导向寻找解决方案,借助课余的知识面拓展和知识迁移寻找解决办法:尽管她没有环境或化工的学科背景,但是结合中学学过的生物、化学知识,与后期的资料查证,她找到了这一关键的切入点;根据绿藻管的设计要求,有选择、有目的地查阅资料,发现了强防水透气膜这种材料;她结合所了解到的与绿藻有关的设计,学用并重,把原理迁移到绿藻生氧机的设计上。而周颖祎的本科并不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她,带着对设计的兴趣和自学积累的设计知识,在研究生阶段成功进入工业设计工程专业深入学习。在产品的设计与排版等环节,周颖祎把本科学习计算机的知识融入到设计学中,为这款产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与知识基础。而周颖祎以设计改变世界的创新思维,以设计解决全人类共同难题的初衷和情怀,也在设计理念上向学生和青年设计师传递了信号。

对周颖祎自己来说,这一项目的意义还在于自我的提升。面对这样一道考题,周颖祎的付出获得了iF设计奖的肯定,也收获了设计心得:设计来源于生活。作为设计者,要多看、多想、多联系,多观察生活;此外,还应该深化设计内涵,重塑设计思维,能从小的关注点升华到更高的立足点,这一项目就是从改善公共交通的不良体验进而上升到人类健康、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的层面。而设计者自身也要站在造福人类和尊重自然的高度上,提高自己的设计思维与创新意识,让设计的产品更有意义,造福人类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