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 和而不同——在“浙”开放包容的土壤里成长

时间:2020-07-03浏览:648


人文学院 何欢欢

我主要从事印藏佛教和梵语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平时经常能碰到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专业感到好奇甚至神秘。其实佛教研究虽然在国内被称为冷门绝学,但它却关乎人类的文化积淀、民族记忆与历史传承,是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学界,佛教学被视为人文学科中的显学明珠,日本有20多所佛教专门大学,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高校也都设有佛教专业。

2015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离职回到了家乡杭州,当时很多同行都对我的选择感到不解。他们会问浙大既没有印藏佛学研究的传统,也没有现成的高端平台,你去做什么?你能做什么?而我一直坚信,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有着启真厚德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科研氛围,能给青年提供成长的沃土和美好的未来。

进校后,我对浙大的期待得到了切实的印证。20163月,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成立,这是国内首家集佛教资源的保存整合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机构。中心与哈佛大学合作共建佛教通用数字档案馆,我们组建了60多人的专业团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佛教数据中心。经过4年多的努力,中心现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印藏佛学研究重镇,我自己也有幸成为全校首个长聘教授,并且获评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

结合自身的感受,针对人才的引、育、留,我想表达三点希望。

第一是“引”。人才最懂人才,最清楚谁真正适合学科的发展、最看重什么。因此,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在校人才的示范效应和“磁石”效应,以才荐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不但可以提高引进人才的针对性,也能使新引进的教师在参与中更快地形成归属感。

第二是“育”。学校的人才评价机制可能还需要更加精准一些。比如哲学社会科学相比理工农医,学术头衔和人才称号的含金量不同,国务院提出“一个人只能获得一项相同层次的人才计划支持”,那么相同层次的人才计划到底指哪些呢?希望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标定,使不同专业的教师能够更加明晰自己的发展通道,更有被公平认可的成就感。

第三是“留”。比待遇留人更重要的是情感留人。年轻教师鼓起勇气提些诉求、甚至可能发点牢骚,希望院系、部门也能像书记、校长“有约”那样,春风化雨般地包容倾听,朋友般地关心帮扶,营造真情实意、海纳江河的民主氛围,牢牢系住引进人才与学校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