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可奔赴,岁月可回首

时间:2020-07-03浏览:327


阮惠颖

每年,父母都和高中、大学同学聚会。吃饭时,年过不惑的他们聊得热火朝天,从一碗面,聊到当时的物资匮乏,十块钱便是一周的生活费,平时都是梅干菜下饭,周末才吃一次肉丝面;又说起某个同学当年聪明勤奋,果然高考时一举考上了清华;母亲丢了几十块钱,全系的同学一起帮着找,但是还是没找到……这些事,从小父母就爱和我念叨。当年他们努力考上高中,继而考上大学,几乎是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之一。

这些琐事年年讲,听多了甚至觉得有些无聊,但是他们总不厌烦。当自己即将毕业时,走过无比熟悉的路,放慢脚步,慢慢欣赏沿路的风景,才发现合欢开了,突然有些明白父母的心情。“浙江大学”对于我们来说,不光是一个由学校成就、杰出校友堆砌而成的词语,而是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度过的一段真真切切、百般滋味而又无比平凡的时光。

大一刚入学,也是如现在这般闲逛,东瞧瞧西看看,突然被拉住,塞了一张“浙江大学报”的报名表单,面前的学姐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有一句话戳醒了有些迷糊的我,“只要你看到好玩的、有意思的人和事情,你就可以拿起笔写下来,然后登在报纸上,让大家都看到!不需要很华丽的文采,把事情讲清楚就可以了。”

用自己的视角和笔墨去记录自己身边的事情,去见证一些变化,像《南方周刊》的深度报道那般,这不就是我一直想去做的事情吗?于是,第一次选题会,抱着“学霸餐”,听着同学们的汇报,只觉得选题都很有意思;第一次磕磕绊绊的采访,紧张得不停看自己事先列好的提纲,手心冒汗,话也有些说不利索;第一次写稿件,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逐字逐句点评,羞愧得面红耳赤却又心服口服;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来,在报纸上有了小小的一块地方,内心的欢呼喜悦,默默希望自己能成为范长江,邹韬奋,张季鸾那样拥有崇高职业梦想的新闻人……但是,我最终没有选择成为一名新闻人,也没能写出犀利深刻的文章,只是继续在中文系默默读书,也很久没写下除了课程论文之外的文字。可能我看到了记者需要承担和面对的许多困难,可能我看到了记者需要精通“十八般武艺”,或者可能我的目光不够敏感,对生活的审视不够有力。但是我依旧喜欢和朋友谈起我在浙江大学报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也许那些“第一次”有些笨拙,甚至冒着傻气,但是不妨碍我在深夜翻来覆去反复咀嚼,仿佛那是一段永远会冒出甘美汁液的甘蔗。

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注定是不多的,更多的,也许是如我这般,有太多磕磕绊绊的第一次,最终选择了和最初毫不相干,甚至截然相反道路的人。

也许我们没有出类拔萃,没有成为“男神女神”。只是在考试周疯狂复习、写论文,出成绩时和大家一起刷一句“谢谢老师”;只是在新年狂欢夜在台下围观,排长长的队去抢一份烤全羊。

也许我们的四年没有跌宕起伏、惊动全校的故事。每天按部就班上课、下课、参与小组讨论、在食堂吃饭,偶尔周末出校门“打牙祭”。为了一门课成绩不好而伤心,为自己一学期丢一张校园卡而苦恼。

我们经历着每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都会经历的日常。不是所有人的大学四年都光鲜亮丽,丰富多彩,甚至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可能只是整个社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但是,我们是在求是园里度过了这一段青葱岁月,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浙大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因为自己的经历,格外令人挂念。

我们与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着“浙大人”这一光荣的称号;我们也和他们一样,热爱、依恋着,接纳了我们四年时光的这所学校,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