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理想型”团队长啥样?

时间:2020-10-26浏览:468


■学生记者 李丹丹 本报记者 李灵

在浙江大学药学院,有一个学生眼中堪称理想型的团队。这里有浓厚的科研氛围,有来自不同专业的优秀同伴,还有亦师亦友的导师,一同攻坚,也一起出游,令人安心,又催人奋进。在这里,耀眼的成绩和温暖的记忆都能收入囊中。

 

学科交叉:更多背景,更多可能

 

如今,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日益彰显,对药学研究来说亦是如此。由浙江大学药学院曾苏教授领衔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分析团队就是这样一支多学科交叉的队伍。

这支成立于2002年的队伍,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4名导师、14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共同组成。多学科交叉为团队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曾苏介绍,在他的团队里不仅有来自药学的,也有来自生物医学、计算机、化学等专业的成员。

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与学生聚在一起,是否会因为学科背景的差异而产生分歧?曾苏说,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基于背景差异,他们碰撞出了更多的新颖选题和研究方向的火花。“多专业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计新的交叉课题,开展单一学科无法实现的研究。还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搭配分组,利用学生们各自的强项解决研究中的难题,取长补短。”同学们也表示,在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合作的过程中,自己的弱势专业也得到加强,学术视野得以拓宽,更多的可能性在这里得以实现。

带好一支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团队并不容易。“药学作为一门多学科高度融合交叉的学科,对导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苏说,导师作为课题设计者、学生的指路人,必须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团队的导师们在繁忙的事务中仍然坚持每天阅读文献,不断学习,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相关领域的前沿资讯。即使是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期间,也不忘拍下与课题进展相关的信息,在群里跟学生讨论课题思路。

如果说把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凝聚在一个团队里,从内部催生了无限可能,那么团队之外的学术交流则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鲜活的灵感。

多年来,团队始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曾苏经常鼓励团队老师和学生多“走出去”,资助每一位博士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或与外校进行联合培养,这也已经成为团队的传统。根据研究需要,团队还积极邀请本领域的知名专家来学院举办“明德弘药”论坛讲座,“引进”同行专家的观点。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科研成果:近5年来,团队获批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横向项目等课题3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7.2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开展药物二期临床试验1项。在药物代谢和药物分析方面,始终走在科技前沿,为国家新药研发和合理用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明德弘药:做药先做人

 

团队的座右铭是做好药,首先做好人,这与药学院院训明德弘药的宗旨是一致的。对于明德弘药,曾老师的解释是好人做好药。这个理念深深影响了曾老师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诚实的人,才能做出治病救人的好药。曾老师反复教导学生必须有药学人的道德和操守:你读的是药学专业,药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在食品药品安全饱受关注的当下,药学人的良知和坚守显得尤为宝贵。

获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省第四届师德先进个人的曾苏,于身体力行中,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一位优秀的药学人应有的品格和责任。一位已经毕业的成员说:“曾老师曾说过只有品德能成就一个人,而成绩和金钱都不能。正是这种精神深刻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

大爱彰显在学术研究中,更体现在生活细节里。自2010年开始,团队与浙大第二故乡遵义湄潭的黄家坝中心小学已经进行了长达11年的结对活动。团队每年通过募捐等形式为小学生们送去大量学习用品和鼓励,并不定期进行互访。去年年底,恰逢活动启动十周年,团队师生还邀请了湄潭黄家坝街道完小的2位老师和6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来到浙江大学进行参观交流。

11年,团队里的学生一届届更替,受到帮助的小学生们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感恩回馈的志愿精神和浙大求是精神在交流和传承中得以延续。

 

团队里的“大家长”:言传身教,良师益友

 

 温馨的大家庭是学生们对于团队最真切的感受。团队里的导师是亲切又严格的大家长,团队里的伙伴们则亲如兄弟姐妹。

导师们认真负责,能及时发现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并予以指正。定期的组会和汇报让学生们无法“偷懒”和松懈,浓烈的科研氛围始终在团队中弥漫。

今年,曾苏的眼睛做了手术,尽管如此,当天晚上的科研动态分享他依旧没缺席。曾苏对待科研和学生的态度也影响着团队里的年轻教师。“老师指导论文特别认真,一般会改好几遍,当我们在实验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仅会在口头上进行指导,还会亲自操作示范。”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除了严格认真的良师,优秀可靠的益友也必不可少。根据研究方向,团队将研究生分为了3组,组内有传承、有协作,组间有交流、有互助是大家最深刻的体会。在课题开展和设计上,大家没有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是各取所长,协同创新,最终合力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每一位成员心中都有一个深深的共识:他们是共同攻关的同伴,亦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

在科研之外,团队里的老师则当起了“家长”。在同学们心中,他们是和蔼可亲、值得信赖的长者,是人生道路上的前辈,也是睿智博学、值得与之交流的“益友”。

 “生活中,曾老师是个特别和蔼可亲的人。不谈科研的话,聊天时就像家里的长辈。”“有时老师会请教我们一些问题,像视频剪辑之类的,我们在回答的时候,他就像个学生一样,听得特别认真。”还有学生回忆说:“团队的余老师还会让我们去他家包饺子,很热闹,甚至年夜饭也会一起吃。”

研一的同学刚进实验室时,总会有学长学姐热情地进行指导,帮助大家更快地适应实验状态。实验室里为数不多的男生们会自觉地把重活累活揽在自己身上。一起参加文体活动,在学院的新年晚会上表演节目,每年一起春游和秋游,老师出差回来给学生们带当地特产……一个个有爱的瞬间在实验室上演。

每年曾老师生日,学生们都会自发策划一场集体生日会,邀请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为老师录制生日祝福视频、精心准备表演节目等。在曾老师六十岁的生日会上,团队的师生和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从世界各地赶来,为老师送上最温馨的祝福,而学生们制作的礼物也被老师一直珍藏着。

团队成立至今已有18个年头,今年61岁的曾苏教授说,要把担子交给接班人余露山教授等人了。曾老师期望团队能在未来长久地发展下去,做好梯度建设,让团队中好的研究传统得以传承,保持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同时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对于团队中的接班人们,曾老师说,“我最大的心愿便是看到学生超越自己。只有长江后浪推前浪,才能有进步。”

曾老师在60岁生日会结束时说了这样一段话:“60年人生一晃而过,自觉愚钝,只会笨鸟先飞,努力工作勤勉尽责,却未见造福病人之功,深感惭愧。希望诸位同学站在老师的肩膀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人类健康,建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