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大赛中发现药膳之美

时间:2020-11-09浏览:758


 

■学生记者 邵佳妮

浓浓的滋补老鸭汤、鲜美的红曲姜酒鸡、糯糯的紫薯山药糕……这几天,浙江大学的学生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厨艺。他们是在参加美食大赛吗?其实学生做的不是普通的美食,而是药膳,营养美味又饱含健康之道。

在浙江大学的品牌活动——“紫金炊烟,兴药百年”药膳烹饪大赛中,同学们将经典养生理念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一起呼唤健康呼唤爱,不同以往的是,今年的比赛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药膳制作“初体验”

 

一道滋补老鸭汤,枸杞子的鲜红,肉苁蓉的棕褐,当归黄芪党参的莹白与老鸭的金黄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口感上,鸭肉鲜嫩多汁且嚼劲十足,鸭皮却是软而不烂;尝一口浓汤,入喉先是糯米酒的清冽与冰糖的丝丝甜味儿,混合着浓浓中药香气,由唇齿一路温暖到脾胃。对我而言,药膳不仅仅是各种中药材的叠加,更承载着外婆烹饪的手艺和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公共管理学院的程诺分享了在本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平日里,她就会跟外婆一起学做药膳。在家期间,她尝试了四君子汤、薏仁粥等多种药膳。

简单的制作中,程诺了解了各种药材的作用,补肾养胃、止渴化痰的老鸭,益精血、润肠道的肉苁蓉,滋补明目的枸杞子,调经止痛的当归,补气止汗的黄芪,和胃除渴的党参,温寒补虚的糯米酒……一道营养丰富的滋补老鸭汤,传递更浓厚的文化记忆,再一次真正发现药膳之美。

参与药膳大赛对于程诺来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用闲暇的时间,为家人送去一份祝福,她希望母亲喝完之后“脸蛋红扑扑,精神倍儿好”。

生姜、红曲、鸡肉、米酒,四种材料完美搭配,成就了一道红曲姜酒鸡。闻之醇,食之鲜,不愧为传统客家美食。

药学院学生刘懿介绍说,姜酒鸡是传统客家产妇分娩后的月子主食,平日身体较为虚弱的男女也可食用,味辛甜而醇香,有开胃生津、通经祛湿、活血祛瘀、滋阴益肾等功效,故客家妇女产后食之多体魄壮实。原料客家米酒,由家中主妇酿造,也称“娘酒”;另一重要食材阉鸡,是从怀孕起,自家纯有机蓄养,肉甜且韧,久煮不烂,食之大补。“烧煮过程中,从倒米酒和放红曲的时机,到熬姜汁的火候,再到控制米酒与姜汁的比例平衡,每一步都藏着独到的学问。当然与其他美食注重口味不同,药膳更侧重于功效与营养。“我是来自福建的客家女孩,看到比赛时,自然想到客家传统药膳——红曲姜酒鸡。来到大学,一直想跟更多人安利我喜欢的客家美食!”刘懿提到自己本来就对烹饪颇有兴趣,会利用时蔬混搭,创作“黑暗料理”。这次与母亲一起制作药膳,她心中更多包含着对家乡美食的眷恋与热爱。“比赛鼓励家长参与,不仅增加了家人的相处时光,也是希望能让家长了解药膳,共同传播特色美食和健康饮食文化。”活动负责人、药学院学生盛涛介绍道。

一道凤鸣春来花盛开,同样使用滋补的鸡肉,伴以传统的中药材——虫草花和铁皮石斛,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最后用山药块、香菇入味,芹菜叶加以点缀。“不管如何,春天总会来到的,这也是我想到这个名字的初衷。”医学院学生葛雨蒙将药膳的温暖与希望,献给所有在这个冬天与春天奋斗着的人们。正因为拥有无穷的奉献与力量,春天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

 

感受中华药食的魅力

 

一道桂花糯米藕的背后,是药学院学生莫欣蕾从文学中认识药膳、在实践中爱上烹饪的故事。之前我照着清代《养小录》,怀着好奇心开始做茉莉汤,虽然失败了,但让我对药膳慢慢开始有了兴趣。热爱中药药膳的她,坦言每一次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后的平和心态是她不断成功的秘密法宝。

第一次准备桂花糯米藕的时候,她认真了解到藕可以补充气血、消暑消热,糯米可缓解食欲不佳、脾胃虚寒,红糖则可以辛补中缓急、和血行瘀。“平时烧菜时,我也会冒出很多有趣的想法,往一些菜品里加入干桂花,可以辛温散寒、化痰散结,并能增添大自然的香气。学会一道药膳,做出一些创新,给自己带有成就感,我相信这也是烹饪的魅力。”

活动主办方也想通过这一品牌活动的宣传,能够在广大同学、老师中普及药膳养生理念,促进广大师生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通过在线药膳烹饪比赛,我们鼓励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药膳,了解常用中药的功效,感受中华药食的魅力所在。”

药学院学生林如意制作的花蟹粥,也让人眼前一亮。众所周知,花蟹性味咸、寒,归经入肝、胃,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解结散血。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其中含有的丰富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也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实生活中很多家常菜和饮品都是药膳,食物和药物,经过合适的处理方法,都可以变得美味可口。我也将做菜的过程形容为是一场实验,最后用实验报告的格式来展示成果。”药学专业的她,延续实验过程的严谨,用心对待每一道菜肴。

海洋学院学生韦雨虹则用一道节令小食——艾草青团,带来她的养生。“艾草来自家附近的空地里,做青团也是每年清明节的传统活动。艾草性凉,可清热解毒,有平喘、消火、抗菌、驱寒等功效;红豆,加工作馅,裹入青团,养心补血,祛湿清热。药膳和日常饮食的分界线,其实并不会很明显。”韦雨虹说,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即药膳所倡之道。

药膳大赛并不只停留在同学们的制作过程,这一场比赛也如同来自紫金的无形炊烟,将药膳的价值和文化传递到每一位同学的家中。盛涛说:“现在参赛团队越来越多了,同学们共同展示药膳制作,或是找到机会开始学习,我相信这也是药膳大赛的意义所在。”结果并非终点,知识才是王道。

生研院的沈泰任评委说:“中药需讲究君臣佐使、剂量等,同学们在药膳制作过程中,要学会摘选各食材的主要作用、搭配要点和适应人群等关键信息。”

今年全新的线上形式,自然需要一套特殊的评分标准。评委将从美观程度、菜品创意、饮食养生、文化寓意、操作卫生安全、独立完成度等角度出发,选出最值得“出道”的十款自制药膳。